第九十九章:李淵之謀(2 / 3)

李淵謹慎地說:“張將軍萬不要再提此事。你們在邊關好好留守。等元帥到來,敘敘友情,李淵就心滿意足了。”

張方哲責備說:“眼下軍心如此,難道唐公一點也不體量?”

李淵悄聲道:“此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萬歲耳目甚多,時時處處都要多加小心!”

這時,家人進來稟報:“老爺,二公子回來了。”

李淵高興地問:“可將賀元帥接來?”

老家人高興地回答:“賀元帥一家都來了。”

李淵喜出望外,麵向張方哲:“張將軍,隨我快快出門迎接元帥!”立即拉著張方哲出門。

家人打著燈籠,引李淵和張方哲出了院門,正遇賀璋和家眷下馬。李淵熱情地迎了上去:“哎呀,終於把元帥盼來了!長途跋涉,元帥辛苦了!”

賀璋向李淵施禮說:“多謝唐公。唐公一向可好?”

“罷了。”李淵一邊還禮,一邊而向張方哲,“元帥,你看這是誰?”

張方哲急忙上前向賀璋見禮:“參見元帥!”

賀璋凝神一看,見是張方哲,不禁大吃一驚,同時也為見到張方哲格外高興,激動地抓住了張方哲的手:“張將軍!你怎麼在這裏?”

張方哲高興地說:“在此候見元帥。”

賀璋問:“你怎麼知道我來這裏?”

張方哲答:“末將原本不知,到這裏後才聽唐公說的。”

李淵說:“元帥,門外不是說話之處,請元帥府中說話。”吩咐李世民:“世民,你馬上將元帥家眷安頓好,我與元帥和張將軍到客廳說話。”

李世民答應一聲:“是。”李淵向賀璋一揖:“元帥,請!”賀璋連忙一揖:“唐公請!”

客廳裏的一張方桌上放著一盞明亮的紗燈,李淵、賀璋、張方哲圍桌而坐。賀璋想起自己在邊關時李淵曾讓李世民帶兵前去相助,現下又讓李世民到汝州去接他全家,感激地說:“唐公大義!賀璋在邊關禦敵時,唐公親派世民去援;賀璋落難,又讓世民去汝州相救,讓賀璋實在感懷!”

李淵坦誠地笑了一笑:“元帥,你我老朋友,何必說這話?我與你在朝原是知心,後來你去了邊關,我來了太原,實在想念!……元帥十幾年如一日,在邊關與敵寇浴血奮戰,保護了國家和黎民太平,實可謂功高日月。沒想到皇上近小人而遠賢臣,不顧元帥大功,隻責小過,置元帥於死地,李淵深抱不平。令犬子世民請元帥到太原避難,還不知可合元帥之意?”

賀璋說:“唐公一心要保護忠良,我心明如鏡。然而唐公一片好心,卻害得賀璋好苦啊!”

李淵一驚:“如何害了元帥?”

賀璋說:“如今楊淩素正挖空心思,尋找我的把柄,在萬歲麵前害我。世民令部下扮成瓦崗寨響馬將我接來太原,萬歲豈不以為我賀璋真的去瓦崗寨投了響馬?我賀璋一生效忠皇上,到頭來成了叛臣賊子,日後如何做人哪!”

“啊,哈哈哈……”李淵笑了。“元帥哪裏知道,這正好絕了奸臣害你之心哪!”又痛心地望著賀璋,“元帥呀元帥,你聰明一世,怎麼糊塗一時呢!你隻顧抱著一個‘忠’字,豈知萬歲早聽信楊淩素之言,以你指揮人馬闖宮劫獄營救花木蘭,將你列入‘反叛’之列了。”

賀璋一驚:“唐公怎知有此事?”

李淵說:“這次我與世民為萬歲讓我為他建晉陽宮一事去東京見駕,順便想打聽元帥的消息,驚聞萬歲將參與劫獄的人等和元帥皆定為欽犯了。萬歲一麵命人畫出圖像傳到各地,令各地官府緝拿,一麵命楊化龍率兵去汝州逮拿元帥進京,要親自審問後問斬。元帥難道不知此事?”

張方哲說:“是啊,元帥,這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李淵邊站起身來邊說:“通緝圖像已發至太原。元帥如若不信,拿來你看。”接著出了客廳,一會兒拿來兩張圖像,“元帥請看。”

賀璋接過圖像一看,第一張就是花木蘭的圖像。再看一張,乃是薛三娘。他不禁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