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與當前新農村建設要求形成衝突
供電企業和電網公司的主要職責是服務於新農村建設,致力於“三農”工作。但在當前的農電網中沒能形成適應不同階段和不同功能的村級低壓電網。在對縣區進行規劃時往往僅對鄉鎮總建設線路進行總結彙集,沒有具體村間的數據分析,也沒有針對現階段新農村建設和改造對電網實行相應的調整規劃。
1.7 無功及電網缺乏規劃
無功補償向來是電網建設和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起到保護電網的無功平衡、減少電網損耗的重要作用。當前農村電網中的變電站適合采用密集型的電容補償,按主變容量10%~15%進行補償容量的配置。但在現階段的配電中多采用簡單的無功裝置和主設備同時安裝,缺少對電壓損耗、無功補償等進行分析,因而沒能對無功補償的經濟性進行確切的規劃及肯定。
2 當前農網配電的工作規劃改進建議
2.1 加強對農網配電的重視程度
當前對農網配電的規劃建設主要缺乏對其進行統一建設和指導以及資金的分配投入,導製農電網落後於城市電網的規劃、也落後於主網的建設,因而阻礙了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步伐。這就要求各級加強對農村配電的重視程度,在今後對電網的規劃建設中,應當合理規劃和審議規劃措施,將其作為下一步建設的主要依據,避免盲目建設的錯誤和資金浪費。
2.2 完善農網配電的製度體係
應當在農網配電建設中建立合理的製度體係,加強技術的指導和原則,引領農網配電工作的製度規範步入正軌。由於電網的快速發展,農村電網也應當順應時代加快建設步伐,在電力設備的選用上應當選擇運行可靠、技術先進、操作和維護簡單合理且節能的產品,根據電網發展趨勢和技術要求,必要時增設20kV配電網。
2.3 加強專業技術的指導
電網規劃部門應當充分發揮其技術作用,對農網配電的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指導。同時,應當推廣電網計算工具軟件的使用範圍,科學合理降低時間和人力資源成本。對電網內部的各項程序實施進行科學管理的安排,保證其實施過程中的合理性、科學性及可行性。
2.4 加快進行人才培養
當前國內工科院校中還沒將電力規劃設置為一門專業,因而現階段的電力規劃人員的專業僅僅是和電力相關,缺乏電力規劃的學習和研究。為了提升農網配電規劃質量和成效,可對現階段的配電規劃人員進行係統的技術培訓,學習科學管理的規劃方法,為今後的電網規劃提供更多的參考經驗。
2.5 深入研究配電網自動化技術
在對配電網規劃過程中應當結合地區現狀發展建設,加快配電網自動化進程。因而應當對智能配電網建設進行研究,探討其智能運營管理、網絡自動化等技術建設。
2.6 注重技術性和經濟性結合
在對農網配電進行長期規劃建設中,應當考慮到整體的技術性和經濟性。因而在製定規劃中首先要製定相應的方案規劃,再對其可行性進行分析,最終選擇技術比和經濟性均高的方案,達到長期發展的目的。
3 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建設智能化、現代化的農網就應當製定適應其發展的農網配電規劃。因而各級政府應當同電力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配合,加強對當前農村電網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麵、係統的分析,做好規劃,製定合理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兼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保障農村電網配電能夠長久、可靠地運營,使投入和成效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胡震球.對農村配網規劃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的分析[J].中華民居,2011,(7).
[2] 昌國樂.當前農村配電網規劃存在問題及建議[J].宜春學院學報,2010,8(8).
[3] 李德強.農網規劃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措施分析[J].科技資訊,2011,(24).(責任編輯:蔣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