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條是:我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一定是策劃運氣發達。我相信好的計劃會左右運氣,甚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成功地影響運氣。”
書信譯文
January20,1900
親愛的約翰:
有些人因為有卓越的才能,就注定成為了令人眩目的王者或偉人,譬如,發明家塞勒斯·麥考密克,他長著一顆能製造運氣的腦袋,知道如何將收割機變成收割鈔票的鐮刀。
在爸爸眼裏,塞勒斯·麥考密克永遠是位野心勃勃且具商業才能的實業巨子,他用收割機解放了美國農民,同時也把自己送入全美最富有者的行列。不光美國人尊敬他,法國人也尊稱他為“對世界最有貢獻的人”。
塞勒斯·麥考密克曾說過:“運氣是設計的殘餘物質。”
這句話聽起來的確很抽象,讓人難以理解,它是指運氣是人們創造的結果?還是指運氣是人們創造後剩餘的東西呢?從我這麼多年的生活經驗來看,這兩種意義都存在,換句話說,運氣完全可以自己創造,我們任何行動都不可能把運氣完全消除,運氣是勞動創造過程中難以擺脫的福音。
塞勒斯·麥考密克洞悉了運氣的真諦,打開了運氣過來的大門。所以,爸爸對塞勒斯·麥考密克的收割機能行銷全球,成為日不落產品,絲毫不感到奇怪。
然而,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像塞勒斯·麥考密克那樣善於創造運氣的人,也很難找到不依賴運氣的人,和不誤解運氣的人。
在凡夫俗子眼裏,運氣永遠是與生俱來的,隻要發現有人在職務上得升遷、在商海中勢如破竹,或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他們就會很隨便、甚至用輕蔑的口氣說:“這個人的運氣真好,是好運幫了他!”這種人永遠不能窺見一個讓自己賴以成功的偉大真理: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和鑄造者。
爸爸承認,就像人不能沒有金錢一樣,人不能沒有運氣。但是,要想有所作為就不能等待運氣光顧。爸爸的信念是:我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一定可以通過製造運氣而發達。我相信好的計劃會左右運氣,甚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成功地影響運氣。爸爸在石油界實施的“變競爭為合作”的計劃恰恰驗證了這一信念。
在那項計劃開始前,煉油商們各自為陣,唯利是圖,結果引發了毀滅性的競爭。這種競爭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油價下跌對煉油商卻是個災難。那時候絕大多數煉油廠都在虧本,並一個一個都開始進入破產的邊緣。
爸爸很清楚,要想重新有利可圖並將錢永遠地賺下去,就必須駕馭這個行業,讓煉油商們都理性行事。爸爸把它視為一種責任,然而這很難做到,這需要一個計劃——一個將所有煉油業務置於我旗下的計劃。
兒子,商場就如同捕獵場,要想獲取更多的獵物——經濟利益,成為好獵手,你需要細心觀察、勤於思考、做事小心,能夠看到事物中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機遇,同時又要像一個棋手那樣研究所有可能危及你霸主地位的各種戰略。
首先爸爸徹底研究了形勢並評估了自己的力量,決定將大本營克利夫蘭作為我發動統治石油工業戰爭的第一戰場,待征服在那裏的二十幾家競爭對手之後,再迅速行動,開辟第二戰場,直至將那些對手全部征服,建立石油業和新秩序。
就像戰場上的指揮官,選擇攻擊什麼樣的目標,要首先知道選擇什麼樣的武器才最奏效一樣,要想成功實現將石油業統一到我旗下的計劃,需要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手段,那就是錢,我需要大量的錢去買下那些製造生產過剩的煉油廠。但我手頭上的那點資金不足以實現我的計劃,所以爸爸決定組建股份公司,把行業外的投資者拉進來。很快我們以百萬資產在俄亥俄注冊成立了我們的石油提煉公司,第二年資本大幅擴張了三倍半。
把握時機迅速動手,但如何把握時機卻是關鍵所在。在我們開始實施計劃之前,煉油業一片混亂,煉油商們已經陷入窘境,克利夫蘭百分之九十的煉油商已經快被日益劇烈的競爭壓垮發,如果不把廠子賣掉,他們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走向滅亡。爸爸知道收購對手的最好時機到了。富有遠見的商人總善於從每次災難中尋找機會,爸爸就是這樣做的。
在別人看來。我們收購煉油廠的行動似乎不太道德,但這是商業競爭,與良知無關。企業就如戰場,戰略目標的意義就是要造成對己方最有利的狀態。出於戰略上考慮,爸爸選擇的第一個征服目標不是不堪一擊的小公司,而是最強勁的對手格拉卡-拜恩公司。這家公司在克利夫蘭很在名望,且野心勃勃,想要吃掉我的明星煉油廠。
但在對手決定之前,爸爸總要先下手為強。我主動約見格拉卡-拜恩公司最大的股東,爸爸中學時代的老朋友,拜恩先生,爸爸告訴他,石油業混亂、低迷的時代該結束了,為保護無數家庭賴以生存的這個行業,我要建立一個龐大、高績效的石油公司,並歡迎他入夥。爸爸的計劃打動了佩恩,最後他們同意以4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