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座右銘是:人始終要保持活力、永遠堅強、堅毅,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書信譯文
November19,1899
親愛的約翰:
爸爸發現這段時間你的精神有些萎靡不振,這很是讓爸爸難過。爸爸知道,你在為前段時間做生意賠進去的那一筆投資感到恥辱和羞愧。以至終日鬱鬱寡歡、憂心忡忡。其實,這種擔憂沒有必要,一次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更不會在你的腦門上貼上無能者的標簽。
快樂起來,我的兒子。你需要知道,在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成功和失敗的兩種可能,然而往往失敗的機會更大。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失敗,成功才顯得更加魅力十足,人們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卓越,樂此不疲,很多人因此遍體鱗傷,甚至付出了生命為代價。即便如此,失敗還是依舊光顧人們的人生舞台。
我們的命運也依然如是。隻是與有些人不同,爸爸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澀,吐出來的卻是精神。
在爸爸決心在商界開辟一片天地的時候,我每天都在祈禱上蒼保佑我們新開辦的公司,但是一場災難性的風暴便襲擊了我們。當時我們簽訂了一筆合同,要購進一大批豆子,準備大賺一把,但沒有想到一場突然“來訪”的霜凍擊碎了我們的美夢,到手的豆子毀了一半,而且道德敗壞的供貨商還在豆子裏麵摻加了沙土和細小的豆葉、豆秸。這注定是一筆要賠本的生意。但爸爸知道,爸爸不能沮喪,更不能沉浸在失敗之中,否則,我就會離我的目標、夢想越來越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一樣不能安於現狀,如果停滯不前,就是退步,但要前進,就要抱著誓死不歸的冒險精神。那次大豆生意失敗之後不久,我在極其不情願的情況下,又一次向我的父親借債。而且,為使自己在經營上勝人一籌,我們開始宣傳自己,通過報紙廣告讓我們的潛在客戶知道,我們能夠提供大筆的預付款,並能提前供應大量的農產品。結果,膽識加勤奮拯救了我們,那一年我們非但沒有受“豆子事件”的影響,反而讓我們賺到了一筆可觀的純利。
沒有人不討厭失敗,但是,千萬不能讓懼怕失敗左右的思想,如果避免失敗成為你做事的動機,你就會陷入消極怠工的狀態。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這預示著人可能要喪失原本可能有的機會。
約翰,機會是很難得到的,有了機會人們就可以富有,甚至功成名就。看看那些窮人你就知道,他們不是無能的蠢材,他們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苦於沒有機會。你需要知道,生意場就是一片弱肉強食的叢林,在這裏你不去吃人就會被別人吃掉,逃避風險的結果往往就是在宣布自己即將破產;而你利用了機會,就是在剝奪別人的機會,保證著自己。
害怕失敗就不敢冒險,不敢冒險就會錯失眼前的機會。所以,我的兒子,為了避免喪失機會、保住競爭的資格,我們支付失敗與挫折是值得的!
失敗是走上更高地位向成功的開始。可以說,爸爸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踩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升上來的,是在失敗中崛起的。爸爸是一個聰明的“失敗者”,爸爸知道向失敗學習,從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成功的因子,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開創新事業。所以爸爸想說,隻要不讓失敗成為習慣,失敗就是好事。
爸爸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要始終保持活力、永遠堅強、堅毅。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爸爸就是在這個信念的支撐下而堅不可摧。爸爸了解自己,知道做什麼才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什麼東西值得自己為之效命。這就是爸爸的最根本的願望。約翰,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裏?隻要你不丟掉它,成功必將到來。因為最根本的願望就像清潔工手中的掃把,將掃盡你成功之路上的所有垃圾。
樂觀的人在苦難中會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會看到苦難。兒子,記住爸爸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夢想+失敗+挑戰=成功之道。
當然,失敗有它的殺傷力,它可以讓人萎靡、頹廢,喪失鬥誌和意誌力。重要的是你將失敗看作什麼。天才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先生,在用電燈照亮摩根先生的辦公室前,共做了一萬多次實驗,在他那裏,失敗是成功的試驗田。
十年前,《紐約時報》一位年輕記者采訪了他,那位少經世事的年輕人問他:“愛迪生先生,您目前的發明曾經失敗過一萬次,您對些有什麼看法?”愛迪生對失敗一詞很不受用,他以長者口吻跟那位記者說:“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隻是發明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遠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