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婚厭爾(1 / 2)

因親事是李景宇自個兒定下的,李老夫人和李夫人二人心中縱有萬般不情願,三禮六聘該有的禮數,還給的還是整整齊齊的出現在張家那老舊的瓦房中。

張奶奶看著這些,紅了眼眶。初次收到信物,覺得是二丫沒了的父母保佑,很不真實。李媒婆上門來要回去的時候,心中有氣卻踏實。後來李媒婆再次登門求娶時,心中詫異,再聽那前因後果,隻想衝到老三屋子裏拿了那嘴碎的母女去李府。那哪裏是什麼良緣,簡直是拿刀逼人娶啊。

“張奶奶請寬心,這事是李公子自己同意的了。成親是父母之命不可違,日子實打實是小兩口自己過的。這親是張家高攀又怎麼了,那門當戶對過不好的也是多了去了。您老這歲數了,該明白姻緣姻緣,說的可不就是緣分嗎!”李媒婆慢慢說著,“那李家是比張家有錢,可低頭娶媳婦的理人家沒忘,衝這點,二丫的日子不會差。再說了,這滿城的消息都傳開了。”

“是啊,張奶奶,我也是看著這丫頭長大的。小時候乖巧的我都恨不得當閨女疼,長大了又是個孝順極了的孩子,老天不會虧了她的。”張媒婆勸著,有時候瞧著這麼乖的孩子,要是自己有個適齡的兒子,可不先自己要了。

“我老婆子這一生算是差不多了,他日若是李家對不起二丫,就是黃泉路上,我也是會回頭找他的”

“哎”一看張奶奶放軟,張媒婆和李媒婆一齊應下。

其他的二人不敢保證,那李府的家風是人人稱道的。上下五代人都生活在這裏的人哪個不知,李府男丁生來隻能有一妻,隻有原配沒了才能納妾,還不能續弦。哪怕現在李老夫人和夫人不喜,等抱上大孫子,誰還管出身家世。

張家清貧,張奶奶就將聘禮全數給二丫帶入李家,另用棺材本給做了嫁衣,被褥等物。

大婚那日,張奶奶哭的傷心極了,隻抓著二丫的手,二丫亦不舍。二人就哭著,張奶奶叮囑著出嫁到夫家要機靈要聽說要勤快,二丫說著奶奶要注意休息注意吃飯注意田裏的稻穀。媒婆,福人,喜娘眾人勸著,硬是分不開那祖孫兩。

外麵的李景宇等的有些不耐煩,這兒的風俗是未天亮就要到夫家,雖離得近,但喜服穿戴最是麻煩,昨日最後穿試後就不曾換下,一宿未眠又淩晨出發,現在可謂是又累又困。

“少爺,這風俗叫哭嫁”機靈的小琪看出爺的不滿,開口解釋道。

罷了,即是風俗那等著吧。

那邊又勸了良久,二丫再次下跪謝恩,三叩首後由福人親自背上花轎。

熱熱鬧鬧的行禮後,二丫安坐在新房,李景宇被拉出去喝酒。新上任的小姑子李珍玉負責陪著新嫂子。

“嫂嫂,我是李珍玉,喚我玉兒就是了。”小小年紀有模有樣的介紹道,粉色的新衣繡著桃花,那圓圓的小臉蛋看上去可像一個大桃子。

二丫看著喜歡極了,隨手將祖母出門前給她的小手絹送出去“玉兒,我是張二丫,田裏人也沒什麼會的,這是祖母幫我繡的,她年輕時是個繡娘,你看看喜歡不?”

攤開手絹,上麵繡了個福娃娃,圓嘟嘟的,著粉紅小肚兜,喜慶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