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密碼冥想(下)(1 / 3)

那時,一位名叫安德魯的美軍上校來棲霞特訓班做一個講座,和特訓班的學員們談密碼電報問題。鄭少青知道後,專門趕去旁聽。

“……密碼有很多種。比較古典的有柵欄位移法、凱撒替換法、維吉尼亞方陣法……等等。柵欄法就是把明文的字符位置作有規律的位移。比如,要發送明文‘ILOVEYOU’,用柵欄法加密可以形成如下密文,”安德魯將頎長的身體轉過去,在黑板上寫下了“IOEOLVYU”。

“這就是柵欄法的一種。當然實際運用中遠遠不止這麼簡單,它會有很多變種。這個問題等一會再詳細講述。至於凱撒替換法,據說是凱撒大帝發明的,故名。它的基本加密方法就是字符替代。比如,用‘1’替代‘A’,‘2’替代‘B’等等。簡而言之,就是:聲東擊西、指東打西、說東實西、明東暗西……”

“您說得並不簡而言之啊。”

鄭少青忍不住揶揄道。

台下有人笑了起來。

“哈哈。請原諒我的饒舌。我想讓各位知道我是多麼喜愛中國的成語。說遠了。剛才說的‘替換法’就頗有點貴國軍事家孫子先生三十六計兵法的意思。”安德魯用不倫不類的稱謂洋洋自得地說道,“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一加密法稱為‘孫子加密法’。”台下又發出一陣笑聲。

“還有諸如維吉尼亞法、古代的表記法、現在流行的書籍報刊摘字密碼法、密碼棒編碼法、機器編碼法、德國之‘謎’——Enigma(恩尼格瑪密碼機)等等等等。可以說,加密方法不勝枚舉……”

安德魯正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個胖胖的學員突然插話問道:“安德魯上校,加密方法這麼多,請問我們如何知道某一封密電是采用了哪一種加密方法?謝謝。”

這個學員還沒有坐下,教室裏已經響起了一陣笑聲。鄭少青也輕輕地笑起來。

“謝謝你提了這麼一個勇敢的問題,或者說勇敢地提了這麼一個問題。”安德魯的調侃剛說完,教室裏的哄笑聲更大了。

哪個胖胖而憨憨的學員知道自己提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你要想在密電中明白無誤地知道是哪一種加密法,就猶如希望一個竊賊事先告訴你光臨你家的時間和手段一樣困難。”安德魯聳聳肩,“不過,你不要過於悲觀。加密的方法千變萬化,但是,它們都脫不了‘位移’和‘替代’這兩種基本類型。大部分加密方法都是這兩種類型的——變種。

理論上講,任何密碼都是可以破譯的。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破譯密碼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死辦法,就是窮盡排除法。所有先進的解碼手段都是建立在這個笨辦法上的。如果說,規律性和邏輯聯係是密碼的本質,那麼,假設、試錯、窮盡、排除就是解碼的本質。”安德魯以哲學家的口吻說道。

安德魯非但說得不錯,而且很有前瞻性。科技的飛速發展讓人類從上個世紀的機械時代、晶體管時代、電子時代步入到本世紀的互聯網時代、“雲計算”時代,每秒數億億億次的巨大計算能力讓窮盡排除法有了可能。丹?布朗的小說《數字城堡》就描繪了超大型計算機用“試錯排除法”破解互聯網上川流不息的密碼的故事。

“你們都聽說過‘詞頻分析解碼法’吧。這種解碼方法現在很IN,其實它是一種建立在統計學基礎上的試錯法。”安德魯接著說。

“上校先生,什麼是詞頻分析法?”一個瘦瘦的學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