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淩磊不待見的幾個人(1 / 2)

也就是說這個根本就是一把情侶劍難怪之前歐文說過著是專門給淩磊也葉嫣準備的這對情侶劍,在心中壞著激動心情的情況下,淩磊就這麼到達了陳留。

根據淩磊腦袋中對已陳留的記憶,它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春秋時鄭地也,為陳所侵,故曰陳留,戰國時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廢分封,置郡縣,設立了陳留縣,屬三川郡治所在今開封陳留鎮。漢高祖劉邦嚐兵敗於此,昭靈後是以死焉。

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陳留郡,逮至興平中,董卓暴亂天下,魏武乃自此興兵倡義。若以今天的行政區劃而論,相當於今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縣、尉氏(weishì),北至延津、長垣,南至杞縣、睢縣之間的地區。其後,郡治屢有變更,但均未出今開封市境。隋初廢

陳留鎮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戰國時期屬鄭國,名留地,後被陳國所並,更名為陳留。秦置縣,漢設陳留郡,晉朝為陳留國,隋朝為郡,明清為縣。商湯時著名宰相伊尹,東漢文學家、政治家蔡邕,藝術家、文學家蔡琰,東漢末年曹操部將典韋,漢光武帝時洛陽令董宣等均是陳留人,1948年10月解放後,設陳留縣、陳留專員公署,後設陳留區、陳留人民公社、陳留鄉,1984年撤鄉建鎮。

就是這樣一個城鎮成為了十八諸侯反董賊的據點,而這十八諸侯的話淩磊的心中還是有著比較詳細的記憶的,因為這是三國曆史上比較重要,呀是非常出名的一點,他分別為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鈾。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馬,共計18路諸侯。

這些人在淩磊的眼中一個個都是當今天下勢力最頂峰的存在了,而其中最為強大的自然是以袁紹為主了,至少現在這個情形來看確實是袁紹最強的,關於袁紹的記憶淩磊仍然是曆曆在目的,就好像是印在自己腦袋中永遠也抹不掉的存在,因為正是這個人,給了淩磊崛起的機會,但是也正是這個人給自己安插進入了一個他寧願不知道的間隙存在,所以這人淩磊是怎麼也忘不了的。

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

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病死。

如果可以的話淩磊根本就不希望袁紹那麼晚才死掉,現在馬上就被曹操或者是其他人幹掉他也是麼沒有任何意見,其實在淩磊的心中至少是他在沒有穿越道三國之前,最討厭的人並不是袁紹而是他的弟弟袁術。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

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征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於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