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淩磊不待見的幾個人(2 / 2)

袁術出身於東漢世家,號稱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為司空袁逢之嫡長子。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托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於袁術的庶兄袁紹是過繼於其伯父袁成的養子,因此史書普稱袁術為袁紹的堂弟,其實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但是袁紹母親僅是個婢女,袁紹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頗見低微。《後漢書·袁術傳》說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舉孝廉,累遷至河南尹、虎賁中郎將。”

董卓入洛陽後,欲廢漢帝,為拉攏袁術,乃表術為後將軍,袁術不肯依附,懼禍逃往南陽。 袁術

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谘,引兵從術。南陽戶口尚數十百萬,但是他不修法度,以鈔掠為資,奢姿無厭,百姓患之。袁術於是和孫堅聯手,上表行孫堅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孫堅領軍出征,袁術在後方提供糧草補給。後孫堅率軍於陽人擊敗董卓軍的胡軫、呂布,斬殺了華雄,取得大捷。此時有人便向袁術進言:“堅若得洛,不可複製,此為除狼而得虎也。”袁術擔心孫堅會尾大不掉,便不運軍糧給孫堅。孫堅便連夜趕回嚴辭切責袁術,袁術慚愧,立即給孫堅調發軍糧。孫堅回到前線後乃率軍攻入洛陽,分兵出函穀關。

曆史上十八大諸侯大軍討伐董賊的時候,他是負責聯盟大軍管理糧草的,也正是他不一下子以這個理由不去給這個諸侯大軍糧草,一下子是以另外一個理由不去給其他的諸侯去給這個將領糧草,如果可以的話淩磊肯定會把這個人選在自己第二個想殺的人為目標。

這個人的心思之險惡,根本就不是淩磊可以去比較的,之前董賊入住洛陽後想要拉攏袁術,但是他不願意嫌董賊開的條件少了,所以才會聯合孫堅你去討伐董賊,也就是說如果當初董賊給袁術開的條件適當好一點的話,估計袁術也就答應了,雖然這僅僅隻是淩磊對此的猜想而已,但是即使是猜想,也是一個非常有可能實現的猜想才對。

在行軍的路上,腦袋中除了想這兩個人外,其實想的最多的卻是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曹操,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 、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

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為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複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曹操這個人在淩磊的心中那一直是兩個形象,第一個便是奸詐的化身,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被別人稱之為亂世之奸雄,至於這句話後麵那句話也是淩磊最佩服的一句話,那就是治世之能臣,如果讓淩磊去評選一個最聰明的人,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無疑了,畢竟他的成就可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要評選一個最佳主公的話,那除了曹操淩磊就在也想不出另外個人選了。

曆史上的曹操是隻要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幾乎可以道了不折手段的存在,不過也正是這樣的他,才可以再最短的時間用武力平定了北方,為北方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曹操也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在經曆有赤壁之戰的慘敗後,他知道了光用蠻力是不能取得其他比較重要的成就,所以他選擇了屯點造園來囤積自己的實力,隻是他怎麼也想不到的是,他努力的那一切,最後卻被司馬懿給不菲吹灰之力便得到了。

這和中國民國時期卻去辛亥革命成果的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是差不多的存在,隻是唯一的分別是一個在古代,但是一個卻已經是在近代了,如果給淩磊選擇的話,那他肯定會選擇古代,因為看遍了現代人情冷暖的淩磊,才會覺得生活在古代其實也是一件非常讓人值得開心的事情,至少淩磊是這個覺得的,會有這樣的感覺也正是因為他生活在古代,懂得古代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