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風鶴腦中的全部伏藏(2 / 2)

“那些都不重要。”赤焰尊者說,“重要的是,用盡力氣做能做的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合力鎮魔。”

關文的心情已經恢複平靜,頭腦清明。

他明顯感覺到,看過那些舍利子、瑪尼石帶來的震撼影像後,自己已經不是從前的行旅畫家關文了。從前,他心中隻有畫和畫筆,現在,他心懷天下,靈魂上的窗戶已經完全打開。

正如宋朝柴陵鬱禪師的那首著名的偈子: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那種瞬息之間的頓悟,無法用語言表達,一切見識與認識,全都充盈於關文的腦海之中。

據說在宋朝,柴陵鬱禪師在摔了一跤後大徹大悟寫出了此偈子。意思是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明珠,這顆明珠就是自己對自己清醒認識。但是,大多數人卻長久以來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因隨波逐流而自我淪喪。直到突然有一天,這個人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這顆明珠了,他的一生便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在濟南上學、畫畫、教書、吃飯、睡覺、上網、看電視等等瑣瑣碎碎的日子,都代表了關文心中的明珠被塵埃封鎖的階段。當他的心靈漸漸覺醒,毅然丟棄濟南的一切奔赴紮什倫布寺,則是塵埃漸退。到了現在,瑪尼石塔中的經曆,則讓他脫胎換骨,對於藏傳佛教的“鎮魔”大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尊者,我們具體該怎麼做?”大人物問。

“召集五國十二寺的智者,再加上藏地幾大寺廟中的智者領袖,大家一起研究那些唐卡碎片,直到把它們拚合起來。既然先賢智者們給我們留下了鎮魔的線索,我們必須把握機會,繼續前進,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一次,任何寺廟都不可操之過急,更不要持對立態度,大家一定要從心到身,保持團結合作的良好態度。在這種關鍵時刻,隻要能為鎮魔出力的,全都是戰友。我們必須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從這種意義上說,天鷲大師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大人物不愧是當今拉薩最高明的智者,幾句話之間就明白了赤焰尊者的意思,立刻轉身出去。

夜已深,但在大人物的安排下,幾路僧人同時出動,在一小時後就將五國十二寺的智者們專車送達這個院子。

院中搭起了巨大的連體帳篷,二十米長,十五米寬,非常敞亮開闊。帳篷裏麵擺放著十張餐桌連起來的餐台,上麵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食物,以適應不同智者的生活習慣。

除了這些人,大人物還致電紮什倫布寺,把參與密宗院行動的中層以上智者全都調過來。

“誰能聯絡到天鷲大師?現在已經是化敵為友的時候了。”大人物親口詢問那些智者。

有人回答:“向這裏趕來之前,電話通知天鷲大師,但他說,要先去見一個朋友,然後一起過來。隻要是對拚合骷髏唐卡有益的事,他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參加。”

在這段時間裏,關文始終躲在側麵的一個房間裏,飛速下筆,描繪著瑪尼石塔下看到的那些影像。那是他親身感受到的事,畫起來毫不用力,但他畫到那個銀甲男人時,筆下不禁躊躇起來。

他無法解釋那種特殊的“熟悉感”,但又想不起自己身邊的人之中,到底哪一個與對方如此相像?

“我能擔負起鎮魔的重任嗎?”他幾次停筆,皺著眉捫心自問,“大人物、赤焰尊者、天鷲大師等等國際知名的藏傳佛教智者都無法做到的事,我能嗎?”

風鶴推門進來,捧著一杯奶茶,靜靜地侍立在桌案邊。

“你還好嗎?”關文抬頭,關切地望著對方。

正是風鶴頭腦中的“識藏”引發了他與赤焰尊者對遠古曆史的一次神秘探索,所以,他能畫下這些,必須要感謝她。

“好與不好,還重要嗎?”風鶴蒼白的臉上浮出了慘淡的苦笑。

“當然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為自己而活的,全都肩負使命,必須好好地活下去,直到達成目標。風鶴,在這件事當中,你是最重要的。”關文誠懇地回答。

在此之前,五國十二寺的智者幾次鄭重其事地詢問關文,是不是知道藏寶洞的下落。在他們看來,寶藏並非僅僅屬於紮什倫布寺,而是屬於整個藏傳佛教的,任何人都不得獨吞。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風鶴開啟腦中的另一部分“識藏”,就能輕易得到藏寶洞的準確地址,免除了更大範圍內的尋寶戰爭。所以,風鶴是“尋寶”和“鎮魔”的關鍵,那些線索就存在於她的頭腦中。

“那麼,我是誰?”風鶴突然問。

啪嗒一聲,一顆眼淚從她腮邊滑落,跌進茶杯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