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斬首儀式(2 / 2)

“你幹什麼?你——對我幹了什麼?”雕像大叫,刹那間絕望到了極點,但也困惑到了極點,因為他看見了自己已經遭到斬首的身體。

那身體當然是他自己的——穿著德國軍裝,腳下是黑皮靴,腰間係著黑皮武裝帶,皮帶上掛著棕色牛皮槍套,槍套裏插著一支銀色的手槍。關鍵是,那個身體的頸部以上空空如也,大好頭顱已經失去,隻留下空蕩蕩的脖頸。

他之所以能自下向上看到這一切,是因為他的人頭已經滾落在地。

巴彥宗夏雙手握著一把兩尺長的藏刀站在側麵,保持著揮刀斬首的姿勢,臉色緊張之極,肌肉緊繃凸起。

傳說中,隻要劊子手的刀夠快,被斬首的人人頭落地之後,還能看見、聽見並開口說話。這一幕,如今在雕像身上重演了。

“好了,好了,好了……”巴彥宗夏一直在重複同一句話,不看人頭,隻看著那被削斷的脖頸。

“啪、啪、啪”三聲槍響過後,雕像又聽到了愛娃的尖叫聲:“你幹了什麼?你對他幹了什麼?你殺了他,天哪,你殺了他!”

那三槍,全都貫穿了巴彥宗夏的額頭,隻留下一個凹陷的彈孔。

自從前線局勢惡化後,愛娃一直在勤奮練槍,希望在大難臨頭時,能擁槍自保。這三槍一洞的技術,就是苦練的結果。

這就是柏林一戰中雕像的全部記憶,作為已經被斬首的人,他無法記住更多。

他知道自己被斬首,隨即想到:“我死了,要下地獄去了。哈哈,原來巴彥宗夏是在騙我,根本不是救我走。也罷,集中營裏死了那麼多平民、諾曼底戰場上死了那麼多士兵,一切禍患的起源都在於我。我死,那些罪孽就一筆勾銷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遭到全球正義之士唾棄的大獨裁者終於良心發現,承認了自己曾經犯下的滔天大罪。

這故事竟然離奇到了這種地步,出現在總理府地下室裏的一具藏僧屍體竟然引出了如此複雜的情節,令林軒也聽得入了神。

那麼,他梳理故事的主幹,就得到了這樣的內容:巴彥宗夏要帶走雕像,但雕像不從,願意與愛娃同生共死。愛娃以死相逼,要雕像走,雕像隻好就範。巴彥宗夏將雕像斬首,大驚之下的愛娃開槍,射殺了巴彥宗夏。但是,雕像、愛娃最終還是以一種神秘方式離開了地下室,到達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現在,林軒能夠肯定,地下室內自殺、焚毀的兩具屍體絕對不是納粹元首和愛娃,而是另外的兩個人。

雖然蘇聯克格勃將地下室骸骨奉為無價之寶,但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小把戲而已。

“我以為自己死了,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七彩光環構成的門。我無法行動,但那道門自動向我套過來。過了那道門,我感到自己又擁有了完整的身體,並且乘上了一架高速飛機,直線飛行,一直到了這裏。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以為這裏是天堂或者地獄,不知道渴也不知道餓,渾渾噩噩地活著。自始至終,我心裏唯一的信念就是見到愛娃,隻要她好,我就算上刀山、下油鍋也無所謂。”雕像懇切地說。

林軒禁不住苦笑:“世間的意外真是太多了,我猜巴彥宗夏要帶你走的必然程序就是斬首,但愛娃殺了他,中止了程序,所以你才被拋落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空間裏。人算不如天算,天要你如此,誰也幫不了你。”

雕像點頭:“以斬首來作法,這種手段真的是不多見呢。”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巴彥宗夏先把作法的過程告訴雕像,雙方達成共識後再開始,其結果肯定比冒然行事要好很多。

至此,柏林一戰的事情並沒講透徹,其中還是存有疑點,比如巴彥宗夏究竟要帶元首去哪裏?帶走元首的價值何在?愛娃是如何消失的?巴彥宗夏既然被稱為‘大天師’,難道會死於三顆普普通通的手槍子彈嗎?

最後一點尤為重要,在現代化的特種部隊裏,幾乎人人都明了人體是存在很多“洞”的,如果瞄準這些“洞”來射擊,就隻會穿透表皮,不會傷及髒器、骨骼、筋絡。在一個成年人身上,這樣的“洞”至少有十幾處。

這就更加說明,大天師巴彥宗夏是可以躲過那些子彈的,即便中彈,也不會當場立斃。

林軒已經下了決心,一旦愛娃回來,絕不放過探明一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