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臥龍鳳雛(2 / 2)

換而言之,那聲音的本相就是一隻鳳凰。

《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外形特征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說文解字》載:鳳之象也,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莊子》中說:鳳凰性格高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山海經?圖讚》記載:鳳凰身負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抱樸子》中對此解釋:夫木行為仁,為青。鳳頭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為義,為白。鳳頸白,故曰纓義也。火行為禮,為赤。鳳嘴赤,故曰負禮也。水行為智,為黑,鳳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為信,為黃。鳳足下黃,故曰蹈信也。

南宋地理學家周去非編纂的地理名著《嶺外代答》中對鳳凰所做的記述非常詳細,《嶺外代答?卷九?禽獸門?二二六?山鳳凰》載:鳳凰生於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今中國的廣西南寧)人跡不至的高崖之上才會築巢。鳳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鳥遇之必然圍繞站立,是為“百鳥朝鳳”。

林軒看見鳳凰時並不驚駭,而是極其淡定。

他亦曾從幻覺中看到過自己是“飛龍”的形象,龍飛與鳳舞都屬於神跡,懵懂無知的普通百姓見到定會匍匐跪拜,不敢直視。

“是你?”林軒仰麵向上,淡淡地問。

“是我。”那聲音回答。

“你這樣出現,讓我想到了一段很古老的往事。”林軒微笑起來。

“是什麼?”那聲音從高處飄來。

“鳳雛早亡,臥龍無後;蜀漢興亡,奈何天意?”林軒回答。

那巨禽長嘯一聲,振翼飛去。

台上台下所有人突然一起睜開眼睛,目送那巨禽遠去。

這裏的每一個人應該都是內息精深之輩,當數萬人一起睜眼時,眼中的精光彙集成一道筆直的電光,將環境的亮度又提升了數倍,像是有幾百台電弧焊機同時工作一般。

巨禽消失,那些人又閉上眼睛,重新回到沉思的狀態。

“沒錯,那的確是一段很慘痛的古老往事。”那聲音說。

鳳雛、臥龍指的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兩大智者,前者是指龐統龐士元,後者是指諸葛孔明。

漢末混戰之時,智者的地位遠遠高於武將,所以大隱士司馬徽老先生曾經預言——“當世智者,唯臥龍、鳳雛而已。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林軒所想到的,正是這一段往事。

他是龍,即臥龍。

那聲音是鳳,即鳳雛。

思想的力量無窮無盡,當他站在這高台上,瞬息之間,就能看遍自己的人生、輪回、過去、未來。

在普通人想來,能夠透徹地看清一切是件非常美妙的事,預知未來就能規避風險,走向光明的結局,事實結果又是如何的呢?

看得太透徹,隻會讓人產生厭倦,就像重複地看一部電影一樣,後續細節無所不知,毫無新鮮感。

漢末之後,三國歸晉。雖然諸葛孔明輔佐的蜀漢被消滅,但他的智者之名卻永存人間。

諸葛孔明已經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卻永遠留存著他的傳說,以至於後世總會將計謀百變之士命名為“小諸葛”。

今日的林軒亦是如此,他已經萌生了退出江湖之心,但相信日後的江湖定會留下關於他的傳說。

“要想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彼時,蜀漢雖然擁有蜀道天險、臥龍鳳雛兩大智者以及關、張、趙、馬、黃這五虎上將,占盡了‘地利’與‘人和’,但錯失天時,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好江山落入賊子之手。”那聲音說,“你和我的故事,是場有始無終的大悲劇。”

其實,前世已經是過去式了,無論輝煌成敗,都沒有意義。

林軒點頭:“你說得很對。”

天時、地利、人和是做事成功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古今一理。

那麼,如今看來,組織要想在爭奪“地球軸心”的戰鬥中脫穎而出,也離不開這三點。

林軒可以斷言,天、地、人三點,組織一無所有。

相反,公平來看,51地區與田夢則是以上三點的絕對擁有者。

以超級大國美利堅合眾國的實力來看,那絕對就是當年三國鼎立時的江北曹魏,巋然屹立,不可撼動。田夢、51地區背靠美國五角大樓這座能量大山,在江湖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何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