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鷹與魯門(2 / 2)

一群人簇擁著林軒到了另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廳裏,魯豐收叫了兩個女孩子陪林軒喝酒,自己帶人出去。

林軒從對方的排場猜到,這些人應該屬於江湖世家的“魯門”。

魯門的最先要追述到曆史上的魯班,即公輸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今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製雲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裏,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在這則記錄中,墨子擊敗了魯班,瓦解了楚王的進攻計劃。但是,魯班的創造力卻表露無遺,永遠名垂青史。其實,他不是敗給墨子,而是敗給了自己,因為以當時的戰況,就算墨子全力支持宋國,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訓練士兵、死守城池,楚國拿下宋國是輕而易舉的事。

魯班被稱為工匠這一行業的祖師爺,《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很多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鬥、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麵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魯班同時又是一位軍事學家,他發明的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

《墨子?魯問》記載: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魯問》記載: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製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

《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以上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除了諸侯割據、烽火爭霸之外,還出了很多宗師級的大人物,各自開創了不同的行業,值得後世代代尊奉。那麼,今日的天下能工巧匠大會怎麼可能少得了著名的魯門?

魯門在冷兵器時代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門派,與蜀中唐門、江南霹靂堂並列。到了近代,隨著八國聯軍洋槍火炮入侵,逐漸至槍械盛行,魯門遂失去了從前的風采。不過,天下所有的能工巧匠還是尊魯班為祖師爺,能跟魯門交上朋友,都是相當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