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生存,王者必勝
狼的背景:
有一種野生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超過100萬年的時間,山野、荒原、樹林、草原是它們的棲息地,它們嗅覺敏銳,善於捕捉機會,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注視它們的目標。這就是——狼。它們經曆了人類的獵捕、誘殺、毒害,這一切的變化都沒有使它們毀滅,正因人類對狼不斷地侵肆殺戮,造就了狼相當強的適應能力。它們能適合複雜艱苦的環境,善於長途奔襲,南征北戰,能忍饑挨餓。無論是酷暑嚴寒,還是窮山惡水,它們都能夠忍受生存,因此茂密的森林、廣闊的平原、陡峭的高山、起伏的丘陵以及一望無際的荒漠都能見到它們的蹤跡。
狼是食肉者,這是自然界給予它的權力,它們由此而生存著,延續著它們的生命。
它們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處處充斥著血腥和弱肉強食。狼群在捕食獵物時,總是選擇一頭弱小或年老的動物作為獵取的目標。開始它們會從不同方向包抄,然後慢慢接近,一旦時機成熟,便突然發起進攻;若獵物企圖逃跑,它們便會窮追不舍,而且為了保存體力,往往分成幾個梯隊,輪流作戰,直到捕獲成功。
這就是狼的品性和精神——逆境生存、王者必勝。
非洲草原上經常出沒獅子、老虎和豹子,它們體格強壯,動作迅猛,食量也很大。對於草原上那些體格較小的肉食動物(比如說狼)來說,這些凶猛的大家夥,無疑是他們肉食競爭中的強勢對手。從體格、速度、力量還是格鬥武器(爪子和牙齒)上來說,狼都不是這幾種貓科動物的對手,但草原上的狼卻沒有都餓得瘦骨嶙峋的,它們常常會吃“大貓”們吃剩餘下的獵物餘物,靠著自身的靈活性還時常能夠從“大貓”們嘴邊搶走食物,而且通過集體合作還偶爾能圍殺獵豹。
作為肉食者的狼,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大環境下,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在種種惡劣的環境下,它們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即使是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它們也不會輕易認輸。
這就是狼生存的法則一:廢墟中崛起的精神。
日本是個崇拜強者的民族。從古至今莫不如此,盛唐時的中國成了日本負笈求教的老師,直到1853年美國的東印度艦隊用大炮轟開了他鎖國的大門。美國的炮艦讓日本醒悟過來,進行了明治維新,全麵向歐美學習,不數十年遂為強國。
作為強國後,日本開始謀求霸權,並向昔日贏了自己的美國挑戰。二戰中再次失敗後,日本又一次表現出那種忘記屈辱、以對手為師的理性務實的精神,再一次將對手先進的精神和文明,化為自己的強悍,迅速從廢墟中崛起,並俯首稱臣,稱美國占領軍司令麥克阿瑟為“恩帥”。
二戰後日本的崛起使我們明白失敗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最可怕的事情是你從此一蹶不振,永遠再也不想站起來,隻有遇挫愈勇,才能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麵。
古時項羽自刎烏江而不肯渡江,是愧對江東父老,而項羽殊不知因此而錯過了卷土重來的機會,後人常引以為恨事。像項羽這樣一死了之,是不足以成大事的。隻有在失敗中尋找失敗的原因,以此為鑒,留得青山在,忌怕無柴燒?
話說一日,韓信在街上閑逛。一個無賴少年迎麵擋住韓信的去路,故意侮辱他說:“韓信,你平時腰裏總掛著個寶劍,能幹什麼用?別看你是高高的個頭,其實不過是一個外強中幹的弱夫。”圍觀的人都哈哈大笑,而韓信像是沒有聽見那無賴的話似的,繼續向前走。那無賴見狀,更加得意,當眾攔住韓信說:“你如果是條漢子,不怕死,就拿劍來刺我。如果你沒有這點勇氣,貪生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說著便叉開兩腿,作騎馬式,立在街上。韓信默默地注視他好一會兒,雖然感到很難堪,最後還是忍氣吞聲地伏下身子,從那無賴的胯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哄然大笑,那無賴也顯得神氣十足。但韓信卻像剛才什麼事情都未發生似的,起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