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渡河!渡河!(2 / 2)

清瘦的宗澤立於黃河岸邊,正對一腳踏上浮橋的嶽飛諄諄叮囑。

嶽飛既感且佩,心中暗道,宗帥才是真正的士大夫,不但有風骨,而且有良心,有人性。他的心上不但有君王的位置,也有平民百姓的位置。

所以嶽飛抱拳說道,“學生不敢忘了宗帥叮囑。此次北上,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避。但學生敢保證一點,隻要學生不死,宗翰絕對不敢渡河南下。”

宗澤捋著花白的胡須,嗬嗬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

楊再興渾身貫甲,正如一具鐵人般立於嶽飛身旁。宗澤又把目光轉到楊再興身上,同樣神情嚴肅地說道,“再興,你有萬夫不擋之勇,這正是本帥派你北上的原因。但你的神勇,也是讓本帥擔心的原因。”

楊再興抱拳說道,“宗帥但有所命,再興無有不從。”

宗澤說道,“再興,你此次北上,切不可逞匹夫之勇。如今你的背後,還有一萬惟你所命的軍兵。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切不可負氣出戰。”

楊再興點了點頭,大聲說道,“末將記住了。”

宗澤招了招手,有親兵送上大碗酒。宗澤接酒在手,望著黃河北岸,慷慨激昂地說道,“河北西路,乃我皇宋腹心,如今卻被金兵縱馬馳騁,實在是我皇宋的恥辱。鵬舉,再興,你們此次北上,肩負著守護河北西路的重任。希望你們二人不負天下人所望,成功擊退宗翰。來,我敬你們一碗酒。”

嶽飛楊再興各捧一大碗酒,一口飲盡。

嶽飛厲聲說道,“嶽飛對著黃河發誓,有生之年,不滅金國,誓不為人。金國帶給我們宋人的恥辱,飛必百倍討回。”

楊再興同樣厲聲高呼,“楊再興也對著黃河發誓,此生無他願,隻願殺光金虜,衛我中原。”

“好好好,好一個殺光金虜,衛我中原。”宗澤豪興大發,高聲笑道,“坡仙有雲,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今日這竹蘆渡頭,猛將如雲,精兵如雨,豈不正應了坡仙的詞。”

中午時分,又下起了一場大雪。嶽飛抱拳向宗澤告辭,然後衝護民軍厲聲說道,“渡河!”一馬當先地走上了浮橋。

“渡河!渡河!”數萬護民軍齊聲振臂高呼。一隊隊人馬,沿著懸空的浮橋,義無反顧地走向了黃河北岸。

緊跟著護民軍的則是楊再興部。一萬軍兵同樣義無反顧。他們雖是馬宏和劉友的舊部,但馬宏和劉友向來不把普通士兵當人看。而在楊再興麾下,這些義軍卻重新拾起了做人的驕傲。再加上三百護民軍精銳的精心整頓,如今這一萬軍兵早已把馬宏劉友遺忘,成了楊再興的鐵杆嫡係。

望著數萬精兵一隊隊走到黃河北岸,又在黃河北岸擺好嚴整的陣勢,隨時準備向著河北西路挺進。老帥宗澤不由淚流滿麵。自靖康之亂起,宗澤率兵勤王,卻被朝臣一再排擠,把他派往河北西路最北沿的磁州當知府。因為離金兵大本營太近,沒有人敢跟著宗澤北上。隻有百餘親軍跟著宗澤前往磁州。也就在前往磁州的路上,宗澤收納了前來投軍的嶽飛。可是雖然有嶽飛的幫助,宗澤依然不能在磁州紮住腳跟。因為他剛收複磁州,爭權奪利的官員就把他貶了。宗澤又領著嶽飛到了相州,投靠了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試圖勸趙構出兵汴梁。但趙構此時已有自立之心,坐擁數十萬義軍,卻沒有往汴梁派一兵一卒。直到汴梁失陷,二帝被擄,趙構才出兵占了汴梁空城。

宗澤數年來殫精竭慮,不但沒有收複寸土,反而眼睜睜看著金兵肆虐,卻沒有任何辦法。自從南下汴梁,宗澤時刻不忘北渡黃河。看到朝中投降派汪伯彥黃潛善日益得勢,主戰派一一被貶,宗澤心灰意冷之下,以為此生渡河無望。

但就在今天,自己最喜歡的學生嶽飛卻帶著數萬屢破金兵的精銳大舉北上了。雖然不是自己親自渡河,但也差不了多少。嶽飛從軍以來,每戰必勝。此次北上,想必也會讓宗翰栽一個大跟鬥。

想到年來往事,宗澤內心激蕩,不覺落下淚來。他一手端著酒碗,一邊同樣振臂高呼,“渡河!渡河。”

他的聲音雖然微弱,雖然嘶啞,卻穿越了千裏江山,萬古時空,一直在不甘被奴役的華夏上空回蕩。另一個時空,他臨終空喊渡河,卻含恨而亡。但在這一個時空,嶽飛卻絕對不會再讓悲劇重演。

站在黃河北岸,嶽飛望著南岸身形模糊的宗澤,喃喃說道,“宗帥,學生既然代你渡河,就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