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稅收征收與管理
稅收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稅收收入額,是提高地方財政收入的直接而顯著的辦法。具體措施有四點,詳見表格3—1。
(三)加強所有製結構的調整
加強所有製結構的調整對於提高地方財政收入有著積極意義。筆者認為,加強所有製結構的調整對地方財政收入未來發展趨勢的影響有以下兩點:其一,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化調整,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將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競爭領域轉移至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性領域,優化整體經濟布局。其二,民營經濟依然是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大膽發展有潛力有市場的各類民營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通過對所有製的結構調整,形成國有、外資、民營經濟三足鼎立的局麵,使得各種經濟成分都能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貢獻。
(四)進一步規範地方財政收費製度
地方政府進行收費,是為了擴充地方財力、滿足地方政府職能的需要。但是這不等同於把擴充地方財力作為政府收費依據。下一步地方財政收入體製的發展趨勢,應該是財政收入更加合理,稅費關係更加規範,非稅收收入嚴格把握在一定區間內。對不合理收費項目要進行清理和去除。對收費與部門利益的潛在聯係可以通過費改稅的形式予以切斷。比如,憑借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收取的事業性基金,就可以嚐試套用這種方式。對於需要保留下來的收費項目要進行統一規範化管理,,可以適當實行收入公示製度、票據製度、收支分流管理等措施,完善地方財政收入體製。
(五)加大城市化建設步伐
發展省會城市和特色城市建設,並以該類城市的建設輻射其他地市企業的建設,以加速城市化發展進程。目前,在我國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不僅發展優良的企業多,而且城市經濟發達,財政收入高。因此,要加大城市化建設步伐,形成以省會城市為中心,做大做強特色城市,帶動中小城市以及地級縣區的發展,從而提高地方財政收入水平。
(六)完善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
不能僅將注意力放在擴展地方財政收入上,在增收的同時,還要關注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規範資金使用投向。筆者認為,對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投向在未來主要可用於以下三點:其一,可用於地方支持地方重點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二,可用於地方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其三,可用於扶貧脫貧和農業生產。
參考文獻:
[1]徐雁.地方財政收入與產業結構問題研究——以丹東市財政收入與產業結構調整為例[J]. 黨政幹部學刊. 2011
[2]吳亞偉,毛加強.分稅製下的地方財政收入——以陝西省為例的實證分析[J]. 財經問題研究. 2011
[3]劉衛英.地方財政收入超經濟增長現象的成因探析[J].金融經濟.2010
[4]徐濤,楊榮.轉移支付對地方財政收入穩定效應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
[5]黃伯平.重構地方財政收入體係——對當前宏觀調控的反思[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
[6]吳妍妍.完善地方財政收入製度的幾個問題[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1
[7]廣西財政廳辦公室課題組,關禮.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增長質量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