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其對策(1 / 3)

淺議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財會研究

作者:王愛衛

摘要:中小企業通過不斷地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推進經濟體製改革、促進科學技術創新和維持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財務管理方麵存在一係列製約其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問題。本文在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如何讓我國中小企業快速走出發展困境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 財務管理

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一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工商行政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所提供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總行業的60%,實現利稅占全國總數的40%,除此之外,還為我國城鎮居民提供了大約75%的就業機會,全國出口總額中有大約60%來源於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但如今,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著一係列的問題,陷入了發展困境。為了促進中小企業迅速走出困境,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有必要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進行研究。

一、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影響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因素

1、政策法律體係不夠完善

目前,國內關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體係還不夠完善,現行的法律主要是2003年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雖然該法明確了對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企業協助、技術創新、開拓市場、社會服務發展五個方麵的支持,在宏觀上出台了經濟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在微觀層麵上卻沒有設立相關的扶持和管理機構,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服務的金融機構都沒有建立起來,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雖然出台了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支持,在實際操作中卻缺乏微觀的配套措施來保障法律法規的順利實施,法律法規成了一紙空文,無法落到實處。中小企業在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麵受到不公平待遇就在所難免了。

2、企業融資困難

長期以來,貸款難和融資難成為製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原國家經貿委的統計數據,約有80%的中小企業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近年來,國家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企圖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實際情況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加甚至低於銀行貸款的平均增長,銀行貸款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與幫助是非常行有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企業競爭力不強和信用缺失兩方麵的原因。

(二)影響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因素

1、管理製度落後,稅負過重

融資難、貸款難導致的資金緊缺是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但導致中小企業破產的最終原因還是歸結於管理製度落後。在大部分中小企業中,沒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和經營目標、民主決策製度的缺失、針對本企業的實際情況未製定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財務管理混亂,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另外,在企業稅負過重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也沒有進行稅收籌劃的意識,這進一步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

2、成本費用核算不到位,市場競爭力弱

對企業內部管理而言,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十分關鍵。但在大多數中小企業中,卻沒有專業的成本核算員。中小企業產品品種少,經濟業務量小,企業領導便放鬆了對成本的控製,對成本費用核算不夠重視。有的企業即使設有成本核算員,也因為成本核算員專業素質不夠,不能進行分類核算或者是由於懈怠而對成本核算不實、控製不嚴,成本核算員並沒有發揮他應有的作用。有效的成本費用控製體係的缺失,致使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在成本費用管理問題上還停留在事後算賬的階段,這對企業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將直接導致企業產品成本費用過高,沒有價格優勢,市場競爭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