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壽光鹽業的興起與發展(1 / 2)

淺談壽光鹽業的興起與發展

人力資源

作者:張璽格

摘要:山東省壽光市是著名的鹽都菜鄉,是我國重點的海鹽曆史文化中心,在我國鹽業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借在壽光市三元投資有限公司實習的機會,通過對壽光鹽業發展的實地考察和分析,提出了自己對於壽光鹽業發展的一點思考。本文首先介紹了壽光鹽業的起源,接著闡述了壽光鹽業的發展現狀,最後對於壽光鹽業健康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壽光 鹽業 發展

鹽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中國古代先民在原始社會就發現了鹽,而且開始了食用鹽。山東省壽光市是著名的鹽都菜鄉,是我國重點的海鹽曆史文化中心,同時壽光市也是世界海鹽的發祥地,是我國鹽及鹽化工生產製造中心。壽光的鹽業發展有著悠久的發展曆史。

一、壽光鹽業的起源

山東省壽光市有著發展鹽業的久遠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神神農時期,有一個關於夙沙部落煮海為鹽的故事。我國的鹽也是曆代國庫的重要支柱,所以各國都非常重視鹽業的發展。今天壽光市還存有一批具有世界級和國家級的鹽業發展遺產,2008年度雙王城商周鹽田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其規模非常大,麵積非常廣、數量非常多,分布也非常密集,是我國最早的鹽業考古發掘,這些都證明了壽光市在商周時期是非常重要的製鹽中心。同時,在壽光境內還有一些鹽誌碑、鹽學碑,這些都記載了製鹽曆史和製鹽工藝,具有極高的鹽業考古價值。2009年9月,在第九屆世界鹽業大會上,壽光市鹽務局發表了《壽光海鹽生產起源與發展》,這一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肯定。同時壽光市還是我國著名的鹽業生產製造中心。由於壽光市的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地勢平坦、廣闊,具有發展鹽以及鹽化工的優良條件。

二、壽光鹽業的發展現狀

山東省壽光市是我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在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的年代,為了保證需求國家實行的是儲備鹽製度,當我國實行市場經濟製度後,鹽主要是依靠市場調節,國家取消了儲備鹽製度。當前,壽光鹽業的經營還比較粗放,主要靠擴大生產規模來創造效益,但是這種粗放型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調查顯示,目前壽光鹽場的所有權、承包經營權、鹽田土地使用權、產品所有權等資本市場的開發利用還不夠完全,這些都說明了當前壽光鹽業經營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

有調查顯示,山東全年的鹽產量是1800萬噸,濰坊是“鹽都”,年產量能達到了1500萬噸,而壽光鹽的產量卻占到了濰坊原鹽產量的70%,成為了全國鹽價的晴雨表。但是壽光鹽業由於企業的小、散、亂的特點,給鹽業發展帶來了很多的不利影響,漲幅大,跌幅也大。為了避免這種缺點給壽光鹽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壽光市委市政府和鹽業部門做了大量的規範引導工作,不斷調整鹽業經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價格層麵的“大起大落”現象總也擺脫不了,而且這種跌漲的頻率也越來越快,極不理性和正常。麵對這樣的情況,為了抑製鹽價的大起大落,企業發展的有識之士都積極建議鹽業要聯合起來,發揮規模效應,抑製鹽價的大起大落。壽光鹽業發展應該積極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運營為紐帶、以共存共贏為宗旨,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積極做好為壽光鹽業的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