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有一盞指路明燈,那就是經驗之燈。除了以往的經驗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判斷未來。既然要以過去的經驗為依據,我希望知道,10年來英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中,有哪一點可以對大家的和平希望予以安慰呢?難道就是最近我們請願時所露出的陰險微笑嗎?不要相信它,各位先生!那是在你們腳下挖的陷阱!不要讓他們的親吻把你們給出賣了!"
"請諸位自問,接受我們請願時的和善微笑與如此大規模的海陸戰爭準備是否相稱?難道艦艇和軍隊是對我們的愛護以及對戰爭調停的必要手段嗎?我向主張和解的先生們請教,這些戰爭的部署意味著什麼?如果說他們的目的不在於迫使我們屈服,那麼有哪位先生能指出其動機何在呢?在我們這塊土地上,還有哪些對手值得大不列顛召集如此龐大規模的海陸軍隊?不!各位先生,沒有其他對手了!一切都是針對我們來的!"
"有人說我們的力量太單薄了,不能與如此強大的敵人抗衡。但是,我們何時才能強大起來呢?是下周?還是明年?還是等到我們完全繳械,家家戶戶都駐紮著英國兵的時候?難道我們就這樣高枕無憂,緊抱著虛無縹緲的和平幻想不放,直到敵人把我們的手腳都束縛起來的時候,才能獲得有效的防禦手段嗎?"
在態度嚴峻、言詞激烈的說理之後,亨利又善用豐富的感情,增強自己論辯的感人力量。由於他越說越激動,最後還發出震撼人心的呼喊,把已經煽動起來的聽眾情緒推向了高潮:
"那些先生們也許要大聲疾呼和平的重要。然而,高喊要和平,我們卻已無和平可言!戰爭已經開始!起源於北部的狂飆為我們帶來了刀劍的鏗鏘聲,我們的同胞已走上戰場!我們怎能袖手旁觀?大家還在期待什麼?結果又將如何?難道生命這般珍貴,和平如此誘人,以至於不惜以戴銬為奴的代價來換取?萬能的上帝啊!製止這種妥協吧!我不知道別人將如何行事,但對於我來說,不自由,毋寧死!"
在此,亨利十分注意情中寓理,他通過分析說理巧妙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而他的論辯不僅沒有激怒與他觀點對立的人們,甚至還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全場響起"拿起武器"的呼喊聲,並使主張妥協投降的人們,放棄自己的主張。亨利情中寓理的論辯,最終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裝聾作啞,聰明製勝
慷慨陳詞、情緒激昂的論辯,固然能從氣勢上壓倒對方。但是,如果對方也氣勢高昂、咄咄逼人時,雙方的針鋒相對,很容易演變成爭吵。這時,你可以采取"鈍"一點的戰術--裝聾作啞。
大凡具有論辯才能的人,不僅能言善辯,也善於控製自己情緒的開關,更能妥善控製論辯時的情感,從而左右對方的情緒。這其中,情感的"冷處理"就是控製論辯情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麵列舉實例加以說明。
法國總統選舉的電視辯論會上,密特朗的競爭對手曾是前任總理,因此辯論時,無論對方說什麼,密特朗總是微笑以對地說:"是的,總理先生。"
由於他以總統的身份和姿態與對手論辯,致使他的對手無可奈何,隻能任由他完全控製場上的氣氛,結果密特朗大獲全勝,再次當選為法國總統。而密特朗所用的正是情緒"冷處理"法,作為一種心理戰術,它在論辯中有很大的功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靠自己的力量打敗了甘願當英國附庸的希臘,此後便走上獨立的道路。而英國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準備嚴懲土耳其,於是決定集結法、美、意、日、俄、希臘等國的代表,在洛桑與土耳其代表談判,企圖脅迫土耳其簽訂不平等條約。
英國代表是外相柯尊,他身材魁梧、聲如洪鍾,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僅身材矮小,耳朵還有些聾,別說在國際上,甚至在國內都默默無聞。
在談判桌上,柯尊非常輕視伊斯美,因此態度十分傲慢、囂張,當然英國的其他代表也盛氣淩人。但是,伊斯美態度從容、氣定神閑、毫無懼色,特別是他的聾耳發揮了特殊的作用。換句話說,凡是對土耳其有利的發言,他全聽到了;凡是對自己不利的話,他則全沒聽見。
正當伊斯美提出維護土耳其權利的條件時,柯尊大發雷霆、揮拳吼叫、咆哮如雷,甚至不斷恫嚇、威脅伊斯美,而其他各國代表也氣勢洶洶地圍著伊斯美。但是,伊斯美卻恍若未聞,直到柯尊等人聲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張開右手,然後靠在身邊,同時將身子轉向柯尊,十分溫和地說:"你剛才說什麼?我還沒聽清楚呢!"氣得柯尊等人直翻白眼,半晌說不出話來。
由於伊斯美巧妙地利用自己聾耳的缺陷,既不與各國代表正麵交鋒,也不以犀利言詞交相論辯,隻是裝聾作啞地大玩心理戰,並且始終堅持維護土耳其的利益。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後,土耳其終於在談判桌上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裝聾作啞"在論辯過程中是一種軟性策略,隻要你不動聲色、大智若愚、伺機而動,最後必能克敵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