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交談時需避免的誤區(2)(1 / 3)

雖然人們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但並非任何讚美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首先,不要在大眾麵前讚美其中一人。

假如部門經理在公司的一次會議上,特別指出"這個項目能如期完成,多虧了王濤",在座的同事心中必定憤憤不平:"太過分了,明明是同一部門一起做的。""他不過是運氣較好罷了。""機會是我們一起創造的啊!"如此一來,辦公室的戰爭就會無休無止了,對公司來說絕非好事。

一般人往往認為:"既然是光彩榮耀的事,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下予以表揚呢?"然而實際上,除非沒有利害關係的稱讚,否則,極容易引起其他部屬的嫉妒與不滿,這種讚許可在私底下告訴他,這種表示方法也比較容易造成雙方的情感共鳴!

至於公開嘉許時,每個人的辛勞都要趁機表揚,如"因為大家努力合作,才有如此的結果"。如此,才是最完善的做法。

其次,讚美不宜太誇張。

假如你這樣去稱讚一個口才很好的朋友:"朋友,你的口才真了不起,我看沒有任何人能同你相比。"這種稱讚缺乏支持力。對方會懷疑你的誠意,在場的其他人也會不以為然,這樣的稱讚無異於奉承和拍馬屁。這時,你可以這樣稱讚:"我真羨慕你說話的才能,既簡潔又流暢,而我總是噦唆,顛三倒四。"這種稱讚才是得體的。

讚美不要太肉麻,能表達意思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宜太誇張,否則就成了挖苦。

忠言不必逆耳

有時候,你對家人,對朋友,覺得有許多話不得不說,可是一說,反而傷害了感情,反而弄糟了事情。於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國古話替自己解釋,說什麼"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其實,有時候良藥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良藥之所以苦口,是醫學不發達的緣故,忠言之所以逆耳,是說話者對口才養成未加以研究的緣故。而這個不研究口才的人,又是因為他不了解對方的緣故。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我們並不是不願聽人批評,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評。有時,我們還真希望有人來指點指點,因此我們看書,我們請教別人。我們做了事情,說了話,寫了文章,自己不放心,不敢下判斷,這時候我們何嚐不希望有人出來告訴我們哪點好、哪點壞。有的時候,我們會遇見一些人,因為他們能夠誠實地、大膽地指出我們的許多錯誤,就因為這樣,我們更加敬佩他,對他感激涕零。

可是為什麼有些批評我們不喜歡,我們聽了難受、氣憤,我們感覺到自尊和自信都大受打擊,我們覺得受到了委屈、誣蔑以及侮辱。我們自己覺得我們並非不歡迎批評、不接受批評的人,對這點,我們有許多證據。然而同時,我們又被人指責,說我們不歡迎批評,不接受批評,對於這點,別人也有許多證據。

當我們年紀漸漸地大了一點,經驗漸漸地多了一點,看事情更清楚了一點。我們就知道,說我們喜歡別人批評,能夠接受別人批評是對的。說我們不喜歡別人批評,不接受別人批評,也是對的。

我們試著分析與比較,什麼人,在什麼情形下批評我們,甚至很嚴厲地批評我們,我們會點頭、會接受,並且立刻接受,還十分感激他給我們改進的機會?而什麼人,在什麼情形之下,縱使隻碰了我們一根汗毛,我們也會立刻反擊?

經過了分析和比較之後,發現兩者之間,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同。

這某種程度上的不同,是別人對我們了解的程度到底是否深入。

我們始終歡迎那些肯了解我們,而又同情我們的人,他對我們所作的批評,除了清楚明白之外,又充滿溫暖。

大體上,別人在這一點,也和我們一樣。

苦口的良藥,和不苦口的良藥放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會選擇不苦口的良藥。

逆耳的忠言和悅耳的忠言,比較起來,悅耳的忠言,也永遠占上風。

近來醫學發達,大概苦口的良藥漸漸被淘汰了。有些仍然是苦口的,在苦口的良藥的外麵,大約也有一層"糖衣"。

而我們的逆耳的忠言外麵,一樣地需要一層"糖衣",這"糖衣",就是同情和了解,溫暖和熱忱。

其實,用糖衣來比喻同情和了解,似乎有些不恰當,因糖衣雖然是甜的,但糖衣底下仍有苦味,把苦藥放在口中多嚼一會兒,糖衣被口水溶化了之後,那苦得讓你想把它吐出來的仍是良藥。

而對人的同情與了解和忠言的關係,絕不同於糖衣和苦藥的關係。糖衣與苦藥的關係以表裏的形式存在,而同情與了解和忠言的關係,卻是彼此交融在一起。同情與了解是忠言的核心。

我們的忠言,也就是我們的口才,是始於對人的同情與了解,而又終於對人的同情與了解。我們的忠言,能被人聽進耳朵,記在心裏,咀嚼得越用力,研究得越深入,別人就越覺得我們對他非常了解,越覺得我們非常同情他。

所以要批評別人而又讓別人樂於接受,關鍵就在於我們要了解別人並對別人表示深深的同情。這應該成為一種品德,而不應該被當作一種技巧。

當然,批評是一種藝術,它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批評別人而要讓他口服心服,也要運用一些技巧。

--請教式批評

這就是用請教的口氣包含批評的意思,給個梯子別讓人下不了台。

有個人正在一個養魚池裏釣魚,他手拿著釣竿。這時,魚池的主人走了過來。那人心裏一緊:糟了,這下不但要挨罵,恐怕還要被扔掉釣竿了!誰知,魚池主人走近後,指了指池中"禁止釣魚"的牌子,不僅沒有教訓他,反而很客氣地說:"先生,你在這試鉤,豈不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