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1793),字坤一,號蘀(tuò)石,又號瓠尊,晚號萬鬆居士。浙江秀水人。官禮部侍郎。有《蘀時齋詩文集》。
【城隅】
城隅南去獨西東,畦菜牆桑取徑通。
老嫗占祠杯珓火,群兒高阜紙鳶風。
晚來芳草欲爭綠,晴殺杏花難久紅。
得半好春閑裏過,濁醪能醉與誰同?
【釋義】
老嫗(yù),指老婦人。
杯珓(jiào),用竹或木兩片擲於地,觀其俯仰,以占吉凶。
紙鳶風箏。
晴殺,殺,同“煞”,意為晴朗得很。
得半,即一半。
醪,酒。
【詳解】
這首詩寫嘉興城郊的春天景色。城外的大路是往南的,而我卻獨自信步在它東西的菜田民居間。老婦人在古廟中燒香求神,兒童在高岡上放風箏。到處綠草如茵,杏花盛開。在這樣美好的春光裏,我有一半時間在閑賞中度過,有誰能與我一同賞春,一醉方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