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開一扇窗(1 / 1)

推開一扇窗

品讀《文化文山》

作者:秋玲

文化是地域曆史的演變、沉澱,是不能忘切的記憶。《文化文山·馬關》,記錄的就是沉澱了幾千年的馬關文化。從書籍開始編撰,到出版發行,我懷著幾多期許。在近一年的漫長等待中,書終於出版了。捧著散發陣陣墨香的《文化文山·馬關》,感覺特別親切,我用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讀完全本書。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深深的自豪著,我腳下這片土地,是一個有曆史、有文化、有發展的地方。我深深的感受到《文化文山·馬關》就是一個讓人了解馬關、認識馬關並對其品味的窗口,推開這一扇窗,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多麼的色彩斑斕。

讀完《文化文山·馬關》,我感到這本書不僅可讀性、知識性、思想性強,它還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實用性,它一反有些著作說教的通弊,采用文學的筆觸,圖文並茂的去探尋文化源頭,理清文化脈絡,用親和的口吻與你侃侃而談,讓你在潛移默化中對馬關的文化有一個較全麵的認識。全書編入的51篇文章,分為《藝鄉回音壁》、《藝鄉如畫廊》、《藝鄉潤物華》和《醉美藝鄉情》四個篇章,以精美的文字和大量的圖片展示了馬關縣久遠而凝重的曆史,介紹了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令人陶醉的自然山水風光,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風情,還有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文化文山·馬關》內容十分豐富,有反映悠久厚重的曆史文化的選題,如《“仙人”秘蹤》、《馬白關演繹》;有反映馬關資源稟賦的選題,如《密林深處草果香》、《古茶的棲息地》、《橘香漫塘坊》、《八寨銅火鍋》等;也有表現豐富多樣地域文化的選題,如《穿在身上的文化符號》和《奇特的婚俗》;還有精彩紛呈的人物故事,如《阿雅土司龍上登》、《小鎮上走出的將軍》、《中國“小泰森”》、《黃埔向氏二兄弟》等。《文化文山·馬關》不僅注重傳統文化,還關注當前的文化熱點,選題涉及馬關文化的方方麵麵,從各個角度對馬關文化進行全方位的透析,使人們更加了解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翻閱《文化文山·馬關》,你會發現人文馬關,底蘊深厚。九龍口古洞、山車仙人洞舊石器遺址,讓你觸摸到古人類久遠的生活痕跡;阿雅古城遺址、烽火台、古碉樓、茅坪國門,見證了馬關邊關要塞經曆幾百年守土保守烽火洗禮的滄桑;革命先驅李國定在黑暗中舉起火把,發動農民起義的壯舉,點燃了沉寂百年邊遠古鎮的生命激情。

翻閱《文化文山·馬關》,你會發現多彩馬關,淵遠流長。壯族農民版畫,樸拙精美;儂人古樂,妙音天成;民族服飾,獨具特色;民族風俗,別具一格;民間傳說,優美神奇;民間傳統舞蹈,姿態優美……。還有那激情狂歡的花山節,歌聲流淌的三月三、紙馬舞、弦子舞令人目不暇接;亞洲拳王熊朝忠挑戰世界拳壇,榮膺WBC迷你輕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的雄風,展現的是馬關人的勇氣與執著。

翻閱《文化文山·馬關》,你會發現山水馬關,得天獨厚。高山飛瀑,雲海神秘,景色宜人。《迷人的古林王國》、《老君山的魅力》、《心海之巢》、《璀璨的邊關明珠》……展示了馬關優美的自然風光。蒼茫林海中的“活化石”杉木王、望天樹記錄著馬關這方古老土地的許多讀不透的自然秘密。礦藏王國、鋅銦之都、世界茶樹起源地之一,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讓馬關閃耀光芒。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草果之鄉、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金色的牌匾閃耀著的不隻有榮光,還有一座地方發展過程中繼往開來的自覺擔當。

翻閱《文化文山·馬關》,你會發現開放馬關,海納百川。古林箐原始森林 “茶馬古道”,青苔覆蓋的石板路和馬蹄印,卻掩蓋不住當年古道的繁榮。一條邊境線上的“茶馬古道”,使神秘古老的邊陲馬關,能北接昆明走內地,南連河口下南洋。“茶馬古道”也使古老的邊陲馬關,成為開放的馬關,走向世界的馬關。

《文化文山·馬關》是一本可以讓心靜下來的書,讓我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風景、豐饒的物產,更讓我們了解到了馬關悠久的曆史、多彩的民俗。它不僅收錄了馬關本地作者的作品,還選用了著名作家王劍冰先生的《版畫馬關》、《馬灑的色彩》,陳世旭先生的《馬關民間藝術雙記》,胡廷武先生的《阿雅古城記》和張永權先生的《令世人驚異的阿峨版畫》等文章,讓我們在了解馬關文化的過程中,也能欣賞到名家的精美散文。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來讀一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