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溝通
真誠換取信任。一個欺騙的眼神在真誠麵前永遠是顫抖的,一個真誠的眼神在欺騙麵前卻是執著而堅定的。真誠的人得到的再少永遠會心滿意足,而欺騙的人得到的再多也會欲壑難填。當你為另一個付出了全部的真誠後,收獲的有可能不全是等值的回報:但當你對別人“虛情假意"時,回報的有可能是十足的“後悔”。
真誠與欺騙從來就不是一對孿生兄弟。
真誠會使你得到的更多.欺騙也會使你得到的更多。
錯誤讓我如此美麗
我有兩位性格迥異的摯友。
一個沒完沒了地惹禍,被眾人譏為“三分鍾一個主意”。少年時騎自行車去內蒙古探險,險些叫狼叼了去;曾上過戰場,槍炮一響,嚇尿了褲子。麵對不斷的打擊和挫折,他每次都能踉蹌著爬起來。一連串磕頭絆腳的生活經曆倒像勳章,掛在他相當自信的胸前。奇怪,這盞並不省油的燈,不僅事業小成,在人群中還是個頗受歡迎的人物。
另一位則乖得很,從幼兒園、學校到工作單位一直擔任領導職務,每天洗臉、不講髒話,從不擅自去運河遊泳,上課不說話,開會不打盹,家中收藏最多的就是他曆年所得的獎狀,現為公認的副局級好人,,然而副局級好人也有苦惱,一次聽他吐了句真言:一生像一張白紙,沒感覺,沒勁。由於他的婚姻是遵父母之命而成,現在兒子都上街打醬油了,他連一次“我愛你”也沒對老婆說過。上次兩口子吵架,這位仁兄按捺不住,平生頭一次口中帶出個髒字兒。事後,他怪新鮮地悄悄介紹體會:嘿,別說,罵人真的挺痛快!
由於第一隻猿猴“錯誤”地下樹直立行走,今天的人類才不用趴著敲電腦。自古以來,無論科技政治,柴米油鹽,因意外或錯誤而發現並促進社會前進的例子多多。錯誤也分上中下三等,笨蛋級的錯誤,每日裏人人在犯。唯獨悟性極高的高手,才有資格犯高層次的錯誤。這類錯誤的發生,則意味著創新的又一抹曙光出現。錯過了犯錯誤的年齡,也是錯誤。港報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說,一位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的老者寫道:“如果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嚐試更多錯誤,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然而,我們仍在一廂情願地製造著完美。為了少出錯兒,智者熱衷在人間設置條條框框,然後再將大家的鞋帶係在上麵,那叫一顆健康的心如何奔跑?日前欣賞到一奇文,四言詩體裁,好像叫什麼新時代兒童道德準則。整整齊齊一大張,一條條地將做人的高風亮節囉嗦個遍,滿篇舊時《女兒經》的濫腔調。最後,諄諄教導孩子應該條條做到。暫且不論新時代有無培養呆頭聖人的必要,隻鬥膽問一句作者,小的時候,您沒惹媽生氣?現在您老恁大歲數,究竟落實幾條幾款?
活著是美麗的,工作著是美麗的,必要時,犯錯誤亦不失為一種美麗。正如一輩子不離開地麵,自然避開溺水的危險,但隻有經曆嗆水和疲憊,才能領略另類生活的風采和快樂。
心靈溝通
人生應該嚐試一些錯誤,不要事事追求完美,否則,其人生反而不夠完美。這篇短文啟發我們:一要善待錯誤,不要把錯誤都看成消極的;二是避免犯一些“低層次”的錯誤,力求犯一些“高層次”的錯誤。它是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如果你是對的,你的世界就是對的
一個青年,大學畢業後去了深圳,想要靠自己打工闖出一番事業來。但很不幸,一下火車,他的錢包就被偷去了,身份證明和所有的錢都沒有了。在受凍挨餓了兩天後,他決定開始揀垃圾一—雖然飽受白眼,但至少能夠解決吃飯的問題。
一天,他正在低頭揀拾垃圾,忽然覺得背後有人注視著自己。他回過頭去,發觀有個中年人站在他的背後。中年人拿出了一張名片,“這是一個正在招聘的公司,你可以去試試。”
那是一個很熱鬧的場麵——五六十個人,同在一個大廳裏,等著小姐叫號。其中很多人都是西裝革履的,他有點兒自慚形穢,想退下來,但最終還是等在了那裏。
當他一遞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來:“恭喜你,你已經被錄取了。”見他不解,又補充了一句,“這是我們總經理的名片,他曾經吩咐過,有個青年會拿著這張名片來應聘的。他隻要來了,就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歡迎你!”
就這樣,沒有經過任何麵試,他進入了這家公司。後來,由於個人努力,他還成為了副總經理——僅次於總經理,即遞給他名片的那個中年人。
“你為什麼會選擇我?”在閑聊時,他都會問總經理同樣的一個問題。“因為我會看相,知道你是棟梁之材。”每次,總經理都是神秘兮兮地說。
又過了兩三年,公司業務越做越大,總經理要去新城市進行新投資。臨走時,將這個城市的所有業務都委托給了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亦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