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說:“啊,是這樣。借宿當然可以。可是我們很窮,什麼吃的也沒有。剛才我們倆還想今天晚上喝白開水充饑呢!要是你不在意的話,可以讓你住下。”
姑娘說:“就是這樣也沒關係,留下我吧!”
老婆婆去問了問年輕人,他說:“要是她甘心情願的話,那就讓她留住一宿吧。”
於是,老婆婆就把她留下了。
第二天早晨,他們還以為姑娘要走了。可是,姑娘好像哪兒也不打算去,反而懇求說:“我沒地方去了,能不能讓我留在這裏,當個女仆什麼的?”
老婆婆一聽,忙說:“什麼?別說傻話了。我昨天晚上不是說了嗎,我們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你來了也是受苦。我們隻是母子兩個人,多你一個也沒什麼。可你長得那麼可愛,還是到什麼好地方去才是啊!”
但姑娘還是再三懇求,說:“無論怎麼都行,請讓我留在這兒吧!”
老婆婆說:“要是你不怕受苦的話,那就留下吧!”
她就這樣留下了。
姑娘幹活非常賣勁兒,清晨早早就起床,晚上一直幹到很晚。因此在村裏出了名。不久,姑娘對老婆婆說:“能不能讓我在這兒給你當兒媳婦?”
老婆婆看她是個非常賢惠的孩子,就說:“真的?你當我兒媳婦該有多好啊!我再問問我兒子的意思吧!”
老婆婆一問,兒子也滿口答應,於是他們就結為了夫妻。
因為兒媳婦容貌特別美麗,並且勤勞得出了名,所以被國王知道了。
一天,村長來了,對他們說:“喂,喂!我是國王派來的。這裏好像有個好姑娘,讓她到國王那兒去當仆人。”
兒子和老婆婆一聽都嚇壞了。這可怎麼辦啊?要是不聽國王的,真擔心不知要倒什麼黴呢!他們忙去找兒媳婦商量怎麼辦才好。兒媳婦說:“我怎麼能到那種地方去當女仆呢?”
兒子沒辦法,隻好到國王那兒去求情。國王命令說:“不當女仆?好吧,你要是能拿來我所說的東西,那我就饒了你。聽著,首先你給我拿一條用灰搓成的繩子來。”
兒子心裏直嘀咕:“我每天都搓繩子,可沒用灰搓過繩子啊!用灰沒法兒搓繩子,怎麼辦才好呢?”
他臉色蒼白,愁眉不展地走了回來。媳婦問他:“怎麼樣?”
兒子說:“國王說得拿去用灰搓的繩子才寬恕我。可我不會用灰搓繩子。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可怎麼也想不出辦法。哎!怎麼辦才好呢?”
媳婦說:“這事兒很簡單,你搓一根比往常稍粗些的繩子,我用它來做。”
兒子馬上準備好了繩子。媳婦把它放在一塊薄薄的石板上用火燒,一直燒成了灰。然後說:“你端著這塊石板去吧!”
兒子一看石板上的繩子確實像是用灰搓成的,就輕輕地把它拿到國王那兒去。可過了一會兒,他又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原來,國王對他說:“要是你拿不來不敲自響的鼓,我絕饒不了你?”
媳婦又在考慮應付的辦法。第二天早晨,媳婦取下篩子上的網,兩邊貼上紙,角上鑽了一個小洞,在裏麵放了很多馬蜂。然後把篩子一搖,裏麵群蜂亂飛,撞在紙上,鼓就“咚咚”地響起來。兒子高興極了,馬上拿著它到國王那兒去了。可這回還是沒得到寬恕。
這回,國王又說:“把葫蘆裏麵貼上紙,塗上漆,撒上金粉拿來!”
兒子又憂心忡忡地走了回來。媳婦考慮了一會兒,說:“有好主意了。”
她讓丈夫去砍漆樹,自己在家裏把紙和漿糊放進鍋裏“咕嘟咕嘟”地煮,然後把煮爛的紙放進葫蘆裏。紙沾在葫蘆的內壁上以後,再在火上烤熱。這時,丈夫拿著漆回來了。她把漆灌進葫蘆裏,來來回回地晃蕩。等漆沾上後,她又把金粉吹了進去,讓它沾在內壁上。最後,媳婦說:“喂,已經好了。”
說著把葫蘆遞給了丈夫。
第二天清晨,兒子忙把葫蘆拿到國王那兒。國王還以為在葫蘆裏貼紙、塗漆是怎麼也辦不到的呢。他把葫蘆拿在手裏看了看,因為沒有破的地方,連接縫的地方也沒有,就說這是撒謊。國王把葫蘆砸碎了再一看,的確裏麵貼了紙,塗了漆,噴了金粉。他非常吃驚,問兒子:“哎哎,不可思議的家夥!這到底是怎麼做的?”
兒子誠實地說:“這不是我做的,全是我妻子做的。”
國王聽了說:“多麼賢惠的妻子!不管我出多難的題,也難不倒她。好,寬恕你啦!你要好好照顧你的妻子。她解開了三個謎,我要獎賞她!”
國王給了年輕人很多錢,讓他回去了。
後來,兒子、老婆婆和兒媳婦終生都過著富裕的日子。
感悟
善良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之一。善良的人可能在某時會失去些什麼,也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但最終總會得到更多,總會把問題圓滿地解決。因為,善良的人總會有善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