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推介:
巨鹿之戰,是項羽率領5萬楚軍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40餘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定性戰役,也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巨鹿之戰中項羽軍破釜沉舟,大敗20萬秦軍,使秦軍受到嚴重損失,並迫使另外20萬秦軍隨後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名存實亡。
戰爭故事:
項羽到巨鹿後,開始謀劃對秦軍來一場豪賭,賭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幾萬楚軍,輸則全軍覆沒,身死當場,贏則大秦的天下盡歸己有。
戰前,項羽深入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客觀形勢,自己的對手是強大的百戰百勝的鐵血精銳,相比之下自己的實力異常弱校同時自己屬於沒有後路,不能久戰,處在一個沒有任何外援,沒有任何退路的地步。而糧草更是問題,不但項羽軍沒有任何供應,秦軍圍巨鹿有三個月,巨鹿將隨時可能被秦軍所攻破。同時各個諸侯國的盟友怯怯畏戰,保存實力。雖然各路諸侯援軍都知道天下之勢在此一舉,但是由於兵少將寡,其心各異,誰都不願意把自己賠進去,所以想指望諸侯援軍幫助自己比登天還難。
然而項羽不愧為軍事天才,很快就發現了秦軍弱點。秦軍布局是王離軍圍巨鹿,章邯軍駐紮南側,兩支軍隊像兩把虎鉗,牢牢地卡死了項羽的退路,但其弱點也很明顯,就是兩鉗之間的薄弱地帶。項羽要想來一場豪賭,最直接的辦法是實施黑虎掏心。
為了得到更多的情報,讓秦軍露出破綻,項羽決定先派英布、蒲將軍帶上自己的兩萬人馬渡河進攻秦軍甬道。英布、蒲將軍不負所望,一舉擊敗看守甬道的秦軍。從這場小勝利,項羽看到秦軍的問題是甬道虛弱。此時章邯軍疲 憊不堪,項羽決定抓住時機全軍進攻秦軍,這個時候陳餘又派人向項羽請戰,項羽於是派陳餘做出救趙的姿態吸引王離軍的注意。
接著項羽帶領剩餘的主力部隊,全部渡河,隨後破釜沉舟,以示“不戰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充分運用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軍事思維,把一支向心力不足的軍隊擰成一根繩,隻有一起向前衝打敗秦軍才有活路。在項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戰欲望高漲,項羽還命人打破做飯的鍋,每人隻帶三天幹糧。項羽不但要以劣勢兵力擊敗秦軍,還要用三天時間擊敗秦軍,如果三天之內不能滅掉秦軍奪取糧草,就算擊敗秦軍還是一個死字!
當時的情形是,章邯軍和王離軍互為犄角,打援兼顧,兵力上極大劣勢的項羽軍,如果想消滅兩支軍隊,簡直天方夜譚。而如今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給了項羽可乘之機。這種情況下就是要利用兩軍之犄角的空隙,大膽地玩一場刀尖上跳舞,在秦軍眼皮底下放手一搏,在如此短的距離玩一場真正的運動戰,必須要快,快到秦軍主帥完全沒有意識過來,快到秦軍沒有時間部署,快到秦軍來不及配合,快到秦軍反應過來就已全軍覆滅。
項羽帶領主力直接進攻甬道,首先斷了王離軍糧草。當章邯聽到消息後,立刻帶軍援救,正中項羽之計,項羽以逸待勞,大攻章邯。章邯沒有料到項羽孤注一擲,頓時把所有籌碼都壓了上去。由於英布軍前期騷擾戰的迷惑,章邯還以為項羽又在玩斷糧遊戲,搞搞破壞然後跑人,連陣陣都沒有布置好就帶軍救援,結果可想而知。
章邯遭遇大敗,準備休整後再戰,此時項羽擊退章邯軍後,立刻馬不停蹄殺向毫無準備的王離軍。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這幾天在防備陳餘的虛張聲勢,突然聽聞項羽領軍殺來,大吃一驚,此刻陣陣鬆散,隻好命大將蘇角倉促迎戰。項羽對鬆散的秦軍實行穿插、分割、包圍,殺蘇角,擒王離,九戰九勝。
諸侯看到形勢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紛紛包圍秦軍,經此一戰,曾經滅六國擊敗匈奴的秦國雄師,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專家品析: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所取得的一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矗而項羽以五萬破20萬,如此懸殊的戰果令無數後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項羽在戰爭中,“破釜沉舟”,讓士兵僅帶三天的幹糧,做殊死拚搏,結果九戰九勝,最後大敗秦軍於巨鹿,從此鑄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一直作壁上觀的各路諸侯,目睹了秦楚間的幾次惡戰,無不紛紛投靠項羽,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軍隊就這樣土崩瓦解了。“破釜沉舟”這一典故也隨之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