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人的沙發上遊世界
風尚·中國
作者:周群鋒
“每次一隻沙發,一個更好的世界。”這是“沙發客”們信奉的格言。四年多時間裏,70後杭州女子趙菊陽(網名“流浪的貓貓”)一次次走出國門,信奉著並驗證著這一格言。
沙發客,指那些在旅行中借宿陌生人家沙發的遊客。作為交換,他們也要在別人發出請求後,提供自家沙發(運氣好的時候你會得到一張舒服的床)。最大牌的“沙發客”也許是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為了逃避調查,很多時候他都是住在他的支持者提供的沙發上,邊“躲貓貓”邊旅行。
四年前,“流浪的貓貓”帶著好奇與興奮,走上了“沙發客”之途。她用28天的時間,花費7500元(包括機票、簽證、餐飲、門票、住宿等),遊遍了香港、澳門、日本;用108天的時間,花費5萬元,遊曆了美國、墨西哥、古巴;她的足跡還遍及尼泊爾、泰國、緬甸、印度、非洲……
“我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可以像一隻貓貓那樣,滿世界遊來遊去。”
辭職做沙發客
貓貓原來是某國企的一名預算工程師,有著一份穩定且可觀的收入。2010年,她無意間在雜誌上看到關於沙發客的介紹,立刻被吸引住了。
1999年,21歲的美國小夥範特準備去芬蘭旅遊,臨行前,他突發奇想,給上千名芬蘭大學生群發了郵件,問有沒有人願意免費提供“沙發”供自己居住。這事兒,原本連範特都覺得隻是個遊戲,沒想到他很快收到了大約100人的熱情回應。範特靠這種方式去芬蘭窮遊了一個月,玩得不亦樂乎。2003年1月1日,範特建立了全球第一個沙發客自助遊網站“couch-surfing”。沙發旅行以其新奇、省錢的特色迅速傳播開來。
貓貓被沙發客的創意深深迷住了。“不但可以‘免費住宿’,還能住進當地人家裏,廣交朋友,更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了解風俗文化,這是何等的新奇?”
此前,貓貓已有豐富的獨自出遊經曆。2004年,27歲的貓貓因生活和感情上的變故,前往九寨溝和黃龍,開始了一段一個人的旅行。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在後來的幾年中,她又去了雲南、新疆、西藏、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澳大利亞等地。
盡管遊曆足夠豐富,但是做沙發客畢竟是住在陌生人家中,何況是一個單身姑娘,安全性方麵存有隱憂。所以,為了避免父母擔心,貓貓沒向父母說及沙發客的事。“他們隻知道我又要去遊曆,不知道我成了沙發客。”
貓貓在沙發客網站注冊後,上傳了詳細的個人信息和照片,並按照自己的行程,向目的地城市的宿主們發出了請求。很快,貓貓收到了許多邀請。她興衝衝地上路了……
互信是靈魂
“我的第一站並不順利,甚至還被‘放了鴿子’。”至今,貓貓對第一次沙發旅行記憶猶新。
“2010年10月,我去香港,這也是我作為沙發客的第一站。那天我下了飛機,給一位早已聯係好的宿主打電話,他說正在來接我的路上。沒想到時間過了很久,還是沒到。再打他的電話,居然關機了。幸好我出發前為了穩妥,找了另一名宿主作為候補。這位宿主就靠譜多了,馬上坐地鐵來接我。他家住在圍村,雖然遠離市中心,但房子很大,而且可以感受那種原生態的生活。此後幾天,他帶我去了香港的很多地方玩,我們成了好朋友,至今還有聯係。”
在後來的沙發客旅行中,貓貓感受到了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信任。
在紐約,貓貓聯係了一位宿主。見麵後,貓貓正想把護照、身份證拿給他看,他卻掏出鑰匙讓她獨自開門上樓,自己開車出門了。“他是一名牙醫,在曼哈頓和波士頓都有房產,有空時還載著我繞城看風景,告訴我公寓周圍哪裏東西便宜,哪家餐館人氣不錯,哪家咖啡比較純正……”
在洛杉磯,貓貓住到了一位帥氣、幽默的小夥子的家中,貓貓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奶爸”。每天早上,“小奶爸”總是睡到10點多才起床,然後躡手躡腳地探出腦袋,瞅一眼貓貓,再突然間蹦出來,像個可愛的大男孩。“有時候,他會扮一些鬼臉,搞一些惡作劇,但是我知道,他隻是鬧著玩兒,不會冒犯我。”
在墨西哥的小城瓦哈卡,貓貓住進了一位退休老人的家中。“他曾是一名律師,家境優越,他帶著我去逛他的莊園,那裏迷人的景色和精致的裝潢,讓我驚羨不已。他完全把我當朋友看,甚至臨別時,老人還帶我去見他的同性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