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大破仲達(一)(1 / 2)

襲渭南孝直點兵披星月軍師懷遠

話說孝直依照演義中孔明之法明裏送衣物羞辱惹惱司馬懿,實際上是確認司馬懿的心態。為增強司馬懿的自信,滿足司馬懿的假意堅守不出的心理要求和姿態,孝直遣張飛等輪番在魏營前麵罵戰,又遣趙雲與馬超領兵北進佯攻扶風。司馬懿隻是死守不出,暗地裏派遣精幹細作遍布與渭水與祁山四周,隨時了解最新情況。連續數十日,魏將皆紛紛要領兵出戰,司馬懿隻是隻是不許,嚴守不出。孝直隻好叫張飛趙雲馬超各路兵馬返回岐山大寨。

這些日子孝直在趙雲等人的陪同下在祁山附近仔細查探地勢山形,苦苦查探,找不到一處稱心如意的地勢,心中懊惱不已,於是作罷。孝直本想尋的理想地勢,學習一下孔明,誘司馬懿上鉤,與哪處絕境燒死他,可惜找不到合適的地形。

司馬懿堅守不動,實在惱火。孝直想起了史書上司馬懿對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見解,頓時計上心來。司馬懿與孔明對陣,差點燒死在上方穀,幸虧天降暴雨,才得活命。當時司馬懿回去,渭水南麵大寨已經丟失了。郭淮說:“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將擇地安營。”司馬懿道:“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至五丈原,方可無事。”令人探知,回報果屯兵與五丈原。

隻見孝直召集眾將,當時王平所押赴的魏國降兵已經全部被鄧芝接管過去了。孝直與眾人商議道:“我若屯兵五丈原,司馬懿該當如何?”雲長仔細查看了一番地勢道:“五丈原麵朝平原,背靠祁山,進退自如。司馬懿隻須紮寨渭水便可阻擋我軍。他若堅守不出,我軍依舊難以進取。”孝直道:“雲長所言甚是。”孝直又道:“司馬仲達最近堅守不出,隻是派遣眾多細作遍布山川。我意思是假意在五丈原建寨,又暗自出兵過武功依山而東。司馬懿聞報必然大驚,以為我在五丈原是為了穩住他,背地裏卻出兵東行搶占長安。他必定領兵阻擋我東進人馬,我卻遣人在此時襲取他的渭河南岸營寨。渭河南岸既得,之後與他隔水對峙,再思計策勝他,你們看如何?”雲長等仔細思索以為甚好。

李恢思索一陣道:“丞相,司馬懿既然領兵阻擋我軍,他必定在大寨留有防備,隻恐司馬懿南岸防守甚嚴,不宜突破。”孝直道:“你所言甚是,我當然知曉他留有防備,可是我手上也有一把利刃啊。到時候你就知曉了。”眾人半信半疑,疑惑不解,孝直目視陳到,一旁的陳到,低頭不語,已經會意。

孝直命王平領兵領兵做查探地形狀,有吩咐王平如此如此,王平領命而去。話說那王平領著兵士依著山勢沿著渭河四處查探,到達五丈原的時候,便停滯不前了,在五丈原查下標記。遂領兵回去複命。數日後孝直命王平領兵在五丈原建寨,營寨規格建的龐大,連環五座大寨,可容三十萬人。早有細作報與司馬懿,司馬懿笑道:“我連日堅壁不出,法孝直等待不及了,果然要強渡渭水了。我隻需在那裏的河北建上營寨,與他隔水對峙,死守不出,看他怎地。”於是吩咐夏侯霸引五千兵,在五丈原的河北麵也建上營寨。

孝直聞報司馬懿在建寨與其對峙,大笑不已,笑道:“司馬懿又中我計也”。

孝直召集眾將,布置軍事安排。孝直素帶飄飄,手持書卷,端坐於帳上。

隨即下令道:“陳到何在?”孝直招手叫其靠近,附耳對他說如此如此,陳到抱拳領命而去。孝直又道:“趙雲馬超何在?”二人出列抱拳,孝直道:“命你二人各領所部騎兵五千,與明日夜間三更時分,見到司馬懿渭水南岸火起,領兵兩路衝殺進取,襲取大寨。”孝直又道:“雲長何在?”關羽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領精兵三萬在子龍與孟啟的斜後側。見其衝入,你便領兵在魏營大寨外圍列好陣勢,兩麵相對,一來射殺逃竄的魏兵,二來防止司馬懿後麵有大軍至,再則護衛子龍與孟啟撤離,防止發生大的戰事。”雲長道:“孝直,三萬兵士足夠,要是應付兩三倍餘眾,那普通弓弩恐怕不行。”孝直道:“我撥給你十發努五千副,五十發努笨重,就不要了吧。”雲長大喜道:“如此甚好。”

孝直心疼,此番前來,十發弩一共才一萬多副,五十發努不足一千。五十發弩都是固定布置在各處的關口處,有專人輪番值守。十發努除去各處守衛兵士要用,現在最多隻能擠出五千個了,這下全部給關羽拿去了。隻要關羽幹的漂亮,能充當起阻擊對手的盾,當然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