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勤奮改變命運
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懷特
美國前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他還在搖籃裏牙牙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已經衝擊著這個家庭。威爾遜1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在外麵當了11年的學徒工。這期間,他每年隻能有一個月時間到學校去接受教育。
在經過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終於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他知道錢來之不易,所以絕不浪費,他從來沒有在玩樂上花過一塊錢,每一美分都要精打細算才花出去。
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書——這對一個農場裏的學徒來說,是多麼艱巨的任務呀!在離開農場之後,他徒步到150公裏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蒂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他風塵仆仆地經過了波士頓,在那裏他看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曆史名勝。整個旅行他隻花了1美元6美分。
他在度過了21歲生日後的第一個月,就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在那裏采伐原木。威爾遜每天都是在東方剛剛翻起魚肚白之前起床,然後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來為止。在一個月夜以繼日的辛勞努力之後,他獲得了6美元的報酬。
在這樣的窮途困境中,威爾遜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無所作為地從指縫間白白流走。
12年之後,這個從小在窮困中長大的孩子在政界脫穎而出,進入了國會,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故事感悟:
同樣是窮困中長大,有的人認為自己的生命本該如此,有的人心理極端不平衡而走上犯罪之路。隻有像威爾遜這樣麵對困境不抱怨不低頭,勤奮自強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葡萄園裏的寶藏
手懶的多貧窮;手勤的,得到富足。
——《聖經》
在地中海的一個島國裏,農民們都致力於種植葡萄。有一個勤勞的農夫,他每天都勤勤懇懇地在葡萄園裏勞動,他種出的葡萄釀的酒是最甜美的,他的葡萄園因此遠近聞名。
可是勤勞的農夫有一塊心病,那就是他有四個不成器的孩子。他們非常懶惰,無論農夫怎麼教育,總是不肯勞動。由於他們不愁吃喝,因此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又因為兄弟人多,該幹活的時候,他們總是相互推諉。
終於,農夫老得幹不動農活了。他病倒在床上,怎麼也起不來。眼看著他苦心經營的葡萄園就這樣一天天荒蕪了。
農夫知道自己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他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如何使兒子們明白勞動致富的道理呢?焦慮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這一天,農夫的一位好友來看望他,這位朋友給農夫出了一個好主意。
第二天,農夫把四個兒子叫到床前,對他們說:“我不久就要死了,我必須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在我們家的葡萄園裏,我埋著幾箱財寶,它就埋在……”話還沒說完,農夫就咽氣了。
辦完了父親的喪事,四個兒子就開始到葡萄園裏尋找財寶。
由於農夫病倒多日,葡萄園已經雜草叢生了。為了尋找財寶,兒子們帶著工具出發了。大兒子拿著鐵鍬,由園中心開始挖,雜草都除掉了,土翻得很深,地也翻鬆了,可是什麼也沒找到。
二兒子牽著一頭牛,套上犁,把整個園子從頭到尾犁了一遍,結果同樣一無所獲。
三兒子扛上鋤頭,在園的四角挖掘,挖得極深,結果把泉眼給打出來了,清澈的泉水滋潤了整個葡萄園。那些即將幹枯的葡萄藤又開始變綠。可是三兒子也沒找到財寶。
四兒子也出動了,他既用鐵鋤又用鐵鏟,但還是一無所獲。
四個兒子雖然沒有挖到財寶,但把葡萄園裏的土地翻得又鬆軟又平整,加上三兒子打出的幾個泉眼,園裏的葡萄茁壯成長,比往年的收成還要好。
葡萄成熟了,四個兒子把葡萄運到城裏去賣,路上遇見了農夫的那位朋友。他看到滿車的葡萄,感到特別欣慰,並告訴農夫的四個兒子說:“其實,農夫並沒有在園子裏埋什麼財寶,財寶來自於勤勞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