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心態是成功的萌發點(1)(1 / 3)

美國前總統裏根說:“創業者若擁有積極的心態,就可以締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不同的心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美國成功學院對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結果表明,積極的心態決定了成功的85%。

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在於他們擁有良好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直麵人生,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拒絕平庸

萬無一失意味著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險。為了避險,才去冒險,避平庸無奇的險,值得。

——楊瀾

一位電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辭退,她的主持風格被人貶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時候,她想到美國大陸無線電台工作。但是,電台負責人認為她是一個女性,不能吸引聽眾,理所當然地拒絕了她。

她來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個好運氣。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語,為了練好語言,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但是,在波多黎各的日子裏,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訪,隻是有一家通訊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去采訪暴亂,連差旅費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後的幾年裏,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辭退,有些電台指責她根本不懂什麼叫主持。1981年,她來到了紐約的一家電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這個時代。為此,她失業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的職員推銷她的清談節目策劃,得到他的肯定。但是,那個人後來離開了廣播公司。她再向另外一位職員推銷她的策劃,這位職員對此不感興趣。她找到第三位職員,要求他雇用她。此人雖然同意了,但他卻不同意搞清談節目,而是讓她搞一個政治節目。

她對政治一竅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這份工作,她“惡補”政治知識……

1982年的夏天,她的以政治為內容的節目開播了。憑著她嫻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風格,讓聽眾打進電話討論國家的政治活動,包括總統大選。

這在美國的電台史上是破先例的。

她幾乎在一夜之間成名,她的節目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政治節目。

她叫莎莉·拉斐爾,現在的身份是美國一家自辦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曾經兩度獲全美主持人大獎,每天有800萬觀眾收錄她主持的節目。

在美國的傳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礦,她無論到哪家電視台、電台,都會帶來巨額的回報。

故事感悟:

拉斐爾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心態克服無數困難,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她的成功向我們昭示了成功的密碼,成功離不開拒絕平庸這樣的心態。

發現對方的優點

對你不喜歡的人,要尋找他們的優點。相信你一定會找到一些的。

——黃永玉

一個年輕人抱怨妻子近來變得憂鬱、沮喪,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對他嚷嚷,並開始罵孩子。這都是以前不曾發生的,他無可奈何,開始找借口躲在辦公室,不想回家。

這天,他在磨磨蹭蹭的回家途中遇到了呂芳女士。看著他一臉的沮喪,呂芳女士問他怎麼了。

青年回答說,為了裝飾房間和妻子發生過爭吵。他說:“我愛好藝術,遠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們為了各個房間的顏色大吵了一場,特別是臥室的顏色。我想刷這種顏色,她卻想刷另一種顏色,我不肯讓步,因為她對顏色的判斷能力不強。”

呂芳女士問:“如果她把你辦公室重新布置一遍,並且說原來的布置不好,你會怎麼想呢?”

“我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青年答道。

於是,呂芳女士解釋:“你的辦公室是你的權力範圍,而家庭及家裏的東西則是你妻子的權力範圍。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廚房,那她就會有你剛才的感覺,好像受到侵犯似的。當然,在住房布置問題上,最好雙方能意見一致,但是,如果要商量,妻子應該有否決權。”

青年人恍然大悟,回家對妻子說:“你喜歡怎麼布置房間就怎麼布置吧,這是你的權力,隨你的便吧!”

妻子大為吃驚,幾乎不相信。青年人解釋說是一個長者開導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錯了。

妻子非常感動,後來兩人言歸於好。

故事感悟:

做一個肯理解、容納他人的優點和缺點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對人吹毛求疵,又批評又說教沒完沒了的人,不會有親密的朋友,人家對他隻有敬而遠之。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隻有采取寬以待人的態度,才有助於矛盾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