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幾天的時間,玉米已經長出來大約三四寸長。看見這些禾苗,杜荷心裏有些激動,這一次,事關大唐千家萬戶的玉米,一定不能發生一點問題,不然自己可有後悔的呢?
最近的事情堆積太多了,一時間杜荷有些忙不過來,心身俱疲,一方麵要經常查看地裏玉米的生長情況,另一方麵要思慮蝗蟲粉的事情,另外還要考慮火藥以及火統的製作。
杜荷感覺自己沒有做錯,最近一段時間李世民已經將尉遲恭下放到真定府當刺史去了,將程咬金下方到梅州去當刺史了,秦瓊也去到別的地方擔任刺史去了,整個長安城裏頓時有些空曠了。
眾所周知玉米的成長期大約隻有五六個月的時間,家住農村的朋友們可能會對此比較了解。
如今的大唐已經徹底的收複了突厥領地,建立了安北都護府,東征渤海國也已經剩下了幾個偏遠的府州沒有收複,整個大唐如今一切都在休養生息之中,奈何災害接二連三的困擾著李世民。
先前是因為大旱,而旱情過後,竟然又發生了蝗災,這讓李世民倍感焦慮,而杜荷那日提出來的玉米種子的事情,讓李世民特別傷心。
這一日,勤政殿內李世民有些興奮的對著眾位大臣說道:“眾位卿家,最近駙馬都尉杜荷傳來信說,前一段時間種植的玉米已經有幾寸高了,隻要玉米能夠按時的生長,那麼,將達到畝產五百石以上,這樣就可以解決我大唐千萬百姓的溫飽問題,隻要這件事情做成了,那麼,我大唐真的就可以繁榮昌盛了。”
眾位大臣也是喜不勝收,連忙跪下來向著李世民來了一番歌功頌德,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有人出來潑冷水的,當然這人就是與杜荷一直不怎麼對付的長孫無忌。
隻見他一臉正氣淩然的站了出來說道:“啟稟陛下,既然這玉米畝產如此之多,那麼就應該派禁軍看守,另外著工部人員待命與梁州府。不然被有心之人利用,這玉米到時候能否成熟還是另外一件事呢?”
長孫無忌無疑是給李世民當頭一棒,李世民想了想,覺得長孫無忌說的也挺有道理,如今這玉米畝產五百石的事情,已經說了出去,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或者是被人盯上,那就多有不妙。
當天下了朝之後,這件事情立刻在各大家族裏開始流傳,以前這些家族總認為他們掌握了大唐的土地,有了糧食,那麼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今天李世民竟然說那玉米畝產五百石,這讓他們開始有些恐慌,至於為什麼恐慌,就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不過可以預見的就是如果一旦讓百姓們種植了這種畝產五百石的玉米,那麼誰換給他們做佃戶呢?誰還幫他們種植糧食呢?
五姓七望之中的蕭家第一個反應過來,蕭家家住蕭暑業此時就和他的二弟蕭暑仁,以及那個蕭文記三人坐在一處密室裏商議這件事情。
蕭文記是這一代蕭家最看中的人才,因此每次有什麼事情,作為家住的蕭暑業都會將他喊來,雖說他是二弟家的長子,但是,在他們蕭家,一切看中的都是能力,無疑蕭文記的能力是最出眾的,再說了誰讓他蕭暑業沒能力生個兒子呢?卻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提起這件事情,他就鬱悶。
蕭文記站在兩人麵前,說道:“伯父,父親,上次因為玉佩的事情,我們已經與杜荷打了一次招呼,雖說沒有發生什麼衝突,但是,我覺得這次玉米這件事情,我們也不好插手。”
蕭暑業橫眉怒目,重重放下手中的茶碗說道:“愚蠢至極,你要想想這玉米畝產五百石,我們蕭家有萬畝良田,你想想萬畝,能產多少玉米,如果我們蕭家能得到玉米種子,那麼重振我們蕭家雄風指日可待了。”
蕭暑仁望著自己的兒子,說道:“文記,你現在不要過於考慮杜荷那邊的想法,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派人與杜荷接觸一下,看看他是什麼想法,能不能將玉米種子給我們蕭家一些,他提什麼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他。”
蕭文記想了想便說道:“伯父,父親,上次尋找玉佩的事情,我們蕭家估計已經被陛下察覺了,這次,我們明目張膽的去向杜荷那邊要玉米種子,不知陛下該作何感想,你們可清楚。”
蕭暑業掂量之後,便說道:“自古以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想陛下就算再怎麼也不會對付我們蕭家的,就算他有這個想法,估計他也會考慮一番,畢竟我們蕭家不是可以隨便讓人拿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