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玄奘說法(1 / 2)

杜荷與杜亮兩人從火藥署出來以後,休息片刻,便馬不停蹄的向長安返回,誰知走到半道上的時候,在城門出遇見了清風觀的小道士,不用說肯定是李淳風又來找自己。

結果和杜荷預料的一模一樣,小道士捎了口音,說是道長李淳風有請駙馬爺一聚,杜荷想了想,覺得許久沒有見李淳風了,不知道這家夥又有什麼事情,還是一個人寂寞,需要人來陪伴他。

待杜荷到了清風觀,李淳風與以前一樣,百無聊賴的坐在後院的屋子裏,打坐,聽禪,喝茶似乎與世隔絕一樣。

院子裏的銀杏樹葉落了一地,也沒人打掃,不過這樣蕭條的景象,卻讓人神往,一種與世無爭的樣子,也凸顯了一種荒涼,而李淳風就喜歡這種自然變化的景色。

看見杜荷來了,李淳風睜開了眼,淡淡的說道:“許久不見了,聽說你最近挺風光的。”

杜荷坐在他旁邊,盤著腿說道:“哎,忙一些小事情而已,不像你,伴隨著古燈,手捧一本道德經,仿佛與這個世界隔離了一般,這樣清淨的日子,多好。”

李淳風一笑說道:“你羨慕的話,清風觀的大門隨時為你而開。”

杜荷哈哈大笑說道:“算了吧,我可不是知途迷返的生靈,需要你的點化,再說了,像我這樣不尊禮製,胡作非為的人,你也歡迎嗎,如今身邊多有羈絆,這樣的生活與我而言,不適合。”

李淳風看著門外那飄飄落地的樹葉,說道:“哎,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像你這般活著多累。”

杜荷當即說道:“還說你是一個修道之人,竟然連紅樓夢裏的話,都說出來了。”

李淳風尷尬的笑了笑說道:“這句話能代表我此時的心情而已,並沒有其他意思。”

杜荷看著他問道:“你找我來,不會就是找我解悶吧。”

李淳風淡定的說道:“來找你,就一定要有事嗎?”

杜荷一愣,搖了搖頭,說道:“好吧,那我就陪你說說話,省的你孤獨寂寞。”

李淳風無奈的看著他說道:“今日來是給你介紹一個朋友的。”

杜荷一著急說道:“不會又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吧。”

李淳風瞪著他說道:“你以為這穿越就跟買菜一樣,誰都可以這樣的。”

杜荷啞口無言,隻聽李淳風望著門口的方向看了看,說道:“他來了。”

隻見沒過多久,真的從院子外,走進來一個身穿袈裟的和尚,飽經風霜的臉上,吐露著一種堅強,個子不高,進來的時候,對著兩人雙手合十說道:“貧僧見過李道長,這位施主。”

在杜荷愣神的瞬間,李淳風早已經走到了門口,將這僧人請進來屋子,說道:“大師光臨寒舍,小道榮幸之至。”

兩人寒暄一陣,和尚看了看杜荷,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當即問道:“阿彌陀佛,不知這位施主是……”

杜荷上前說道:“大師不用多禮,在下不過就是這世俗中的一個凡人俗子而已。”

和尚一聽,有些驚訝的說道:“施主此言差矣,任何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人生而不同,但是,屍身都是一樣要歸位塵土,在出家人的眼裏,君王天子,又何嚐不是凡人俗子,”

杜荷輕輕一笑說道:“人雖說生而不同,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衣食無憂,富貴榮華是需要努力的,而且,人活著不就是為了享受嗎?”

那和尚聞聽杜荷此話,想了想便說道:“金剛經所言,一個人生前盡善,多行善事,死後投胎必進富貴人家,也就不用靠自己奮鬥了,而那些惡事做盡的人,則淪為畜生之道,下世隻能淪為畜生,任人宰割,所以,我們當行善事,多給子孫留福報。”

李淳風看著兩人,微微一笑說道:“大師一番話,讓貧道頓悟不少,不過,在下認為,修行在於個人,有些人即使經常做善事,也不一定能投個好人家。”

和尚沉浸片刻,說道:“萬法歸宗,自有其道理,想當年貧僧曆經滄桑,九死一生,才到達天竺,取得無上真經,方能回到大唐解救世人與水火。”

說到這裏,杜荷有些震驚,聽這和尚說什麼天竺,難道說這個其貌不揚的和尚,就是唐僧,唐三藏嗎?

杜荷想到這裏,盯著和尚問道:“敢問大師可是那從天竺取經回來的玄奘法師。”

玄奘微微一笑,說道:“阿彌陀佛,貧僧正是玄奘,不知公子何以聽的貧僧的名字,要知道貧僧可是前幾日才偷偷回到長安的。”

杜荷一愣,還真的是唐三藏,可是,這與曆史上發生的事情,也有不同,按照曆史上真正的說法,唐僧是貞觀元年從長安出發的,一直到645年才回來的,而現在貞觀十三年,是643年比之前竟然提前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