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高壓線下的故事由於電磁波的影響而造成危害健康這個話題,在歐美許多發達國家,其實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引起議論了。
1973年,美國紐約州在製定架設高壓電纜送電網計劃時就開始了對電磁波影響健康問題的研究,並且注意到了高壓電纜和腦腫瘤、白血病發病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居民以此為根據紛紛起訴州政府和電力公司,要求拆除學校周圍送電設備和電纜,甚至發展到了關閉學校等糾紛。1986年,美國的3個學校集中區域的小學向電力公司提出了訴訟,法院判決電力公司敗訴,命令電力公司支付給這些小學250萬美金賠償,並且拆除45000kV的高壓電纜。
現在在美國,作為一項原則,不僅不允許在高壓電纜輸送網和變電所附近開設學校,而且不允許建設其他公共建築設施。與美國相比,北歐各國對學校和幼兒園附近的高壓線問題更為重視,規定措施也更為嚴格。
瑞典政府從1993年開始,就要求拆除和遷移所有設在小學和幼兒園附近的輸送電鐵塔和變電所,甚至對於附近住宅密集的地區也做出了拆除和遷移的要求。
電磁波能引起兒童癌症,這作為一項常識,近年來已經在歐美普及了。早在1979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女醫生南西·瓦爾多海曼和女物理學者裏帕博士就在美國的免疫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論證電磁波和兒童癌症關係的論文。其中,對於科羅拉多的丹佛郊區進行的調查結果,被作為查明兒童白血病問題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明確指出,“在輸送大量電流的配電線附近,兒童白血病明顯增多”。論文還指出,除了白血病之外,兒童腦腫瘤和兒童全身性癌症的發病率也與此有著相關的聯係。
論文發表之初,受到來自各方麵的嘲笑、譏諷和無視,特別是電力公司方麵,包括這方麵的科學技術研究人員。他們不容置疑地斷言這份論文的結論是個錯誤的結論。為了反駁南西她們,科羅拉多大學的免疫學權威人士薩比斯博士隨後對丹佛郊區也同樣進行了兒童癌症問題的調查。與南西她們不同,薩比斯博士采用了自己獨特的調查方法。他將電流強大的配電線和變電所附近取名為“Hcc”,又把這以外的場所稱為“LCC”。當他把這兩個地區的統計數字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時驚訝不已,HCC地區的兒童白血病是LCC地區的2.98倍,腦腫瘤為2.4倍,兒童癌症總數達到2.25倍。
麵對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1987年,薩比斯博士發表了調查報告,對南西她們盼論文進行了確認和支持。
輸電線及變電站影響人體的典型事例:
(1)美國紐約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在離地麵60m的空中有一新架設的高壓輸電線通過。有時常常聽到“劈啪劈啪”的響聲,人們感到擔心。有一天夜晚,天色漆黑,人們每人手裏拿著一支熒光燈燈管,紛紛聚集到高壓線下麵。結果手裏拿的燈管都閃閃發光。人們更加不安了。有人說:“這太叫人擔心了,電線離地麵高達60m,而它輻射出來的電磁能竟然可以使熒光燈發出比較強的光。在這種環境中生活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致癌?希望專家們進行調查研究。”這種擔心是普遍的,呼聲是強烈的。
(2)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一個農場,1978年某電力公司在農場上空架設了765kV的高壓輸電線,並正式送電。由於這種輸電線有強大的電流通過,因而在它下麵15m的地方,形成的電磁場強度高達10kV/m以上,常常聽到“劈啪”聲。由於輸電線所放射出來的強大電磁能作用,人們發現電線下麵的植物葉子枯萎了。在這條輸電線下麵,人體如果和拖拉機或其他鐵質工具相接觸,就會產生電火花,接觸的身體部分會感到疼痛。在下麵勞作的人常常發現毛發由於電場力的作用而豎立起來。這家農場主瑪麗琳·古露巴女士和她的丈夫都提出調查的要求。他們說:“自從建了這條輸電線,它放出的電磁波使我們感到好像有蜘蛛在身上爬行似的,耳朵聽得見、皮膚可以感覺到這種電場的作用,隻是眼睛看不見罷了。”
(3)美國紐約州的錫臘丘茲美國複轉軍人醫療中心生物物理學家安德魯·馬利諾博士做過試驗研究,並得出了高壓輸電線產生的電磁場對人類和動物產生危害的結論。他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高壓輸電線下,人與動物的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在距離高壓輸電線90~150m的半徑範圍內,可以看出對血液的生化性以及脈搏變化等生理影響。”
(4)1979年,美國的瓦爾特哈馬博士的有關論文曾指出:在高壓電網電線路和變電站附近這些有較強電磁場的地方出生的嬰兒,其白血病發病率較正常情況高2.98倍,癌症發病率高2.25倍。
(5)1993年發表的一項北歐三國的有關調查材料的科研報告指出,輸電線路產生的磁場達到0.2μT以上時,嬰幼兒的白血病發病率增加2.1倍,腦腫瘤發病率增長1.5倍。
(6)日本大阪工業區某一變電站周圍居住著眾多的居民,10年來白血病的平均發病率為該市其他地區的127倍。
(7)倫敦大學利夫弗裏伯格主任說:“前幾年從在我們這裏工作的職工當中發現6名癌症患者,其中4個都是由於電磁波輻射造成的。這幾位都是研究電磁鐵的科學家,他們整天生活在高達40μT的環境裏,比其他人受到的輻射都多。”
此外,北京某醫院居民區170~180人聯名寫信,提出該地區某較大型變電站的輻射問題,該區居民對此問題反映很強烈。
關於工頻強場安全距離的研究:
為了分析工頻強場長期作用於人體的影響,國外近年來還曾對鼠類進行了觀察研究。實驗中將老鼠分成兩群,一群直接接受電磁場影響,而另一群則事先加以保護,從而觀察兩群老鼠的生活狀況,進行對比,以分析工頻強場對它們的影響。通過觀察,發現工頻強場對雌鼠影響較大,在飲水量、生長速度、體重及白血球指標等方麵都出現了明顯變化。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工頻強場對人體影響的機理,現有文獻論述尚不夠詳盡,也不完全一致,除美國、蘇聯觀點的差異外,原聯邦德國、西班牙、日本等國家的多數文獻均認為工頻強場對人體有明顯的不利影響,但也有一些國家認為工頻電站周圍電磁影響嚴重,而線網附近的環境汙染較輕。國際大電網會議工作組1980年的文件也認為工頻電場影響輕微。盡管如此,各國均在繼續進行這方麵的科學實驗。
這是因為某些生態效應依靠短時問少數實驗,很難作出結論,而對人體長期影響的評估則尤為困難。這一問題尚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至於由超高壓輸電線引起的工頻場電場強度則可用鏡像法加以確定。通過計算,如規定地麵以上1.8m處場強不得超過5kV/m。對於330kV的工頻輸電線而言,人體與輸電線中心線的距離應在22m以上,而與邊線的距離應在10m以上;對750kV的輸電線而言,人體與輸電線中心線的距離應在33m以上,而與邊線的距離應分別在27m、35m、50m以上。
此外,日本近年來還用平行平板電極產生的50kV/m電磁場對玉米和紫苜蓿的發芽及生長狀況做了實驗,在發芽過程中沒有發現特別的變化,但在生長過程中,在葉尖看到電暈,發生了損傷及變色現象,這可能是由於電暈產生熱及臭氧等影響。在25kV/m時卻沒有損傷,因此他們建議把產生電暈的閾限值定為22.5kV/m。
進入20世紀70年代,我國也開展了這項研究工作,模擬220kV的超高壓電線進行動物實驗,實驗結果也初步發現:當場強超過一定限值後,較長時問的作用結果可能導致中樞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等障礙。
為防止上述危害的發生,目前,瑞典全國輻射協會提出一項建議:
今後架設電纜應盡可能遠離城市、村莊,以免使人遭受電磁波輻射。
在安裝其他可能產生電磁波的設備時也應遵循這一原則。
時至今日,許許多多的事實足以證明,高壓輸電線路和配電裝置等形成的工頻電磁輻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非常有害的影響。為了預防“電磁腫瘤”,專家們指出:在工業用電電源周圍必須劃出防護帶。一般認為:高壓為20kV時,輸電線路兩側寬度各20m之內應為防護帶;高壓為120kV時,輸電線路兩側寬度各30m之內為防護帶;高壓為400kV時,輸電線路兩側寬度各40m內為防護帶;高壓為735kV時,輸電線路兩側寬度各50m內為防護帶。
九、WHO緊急幽動1998年1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一項決定,正式開始對手機和腦腫瘤的因果關係進行世界性的研究。這項研究任務由wH0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擔任,計劃參加這個項目的國家有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以色列和北歐3國,一共8個國家。同年9月開始調查,調查對象是使用手機的25~50歲的數千人。
WHO宣布這條決策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至今為止對於電磁波危害人體健康這個題目一直采取避諱、消極、否定態度的WHO會突然發生這樣180度的大轉彎呢?這樣國際規模的大調查到底有著什麼背景呢?
其實,使用手機出現的身心障礙在世界各地都頻頻發生,已經到了無法隱藏的狀況了。在反映和呼聲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WHO終於作出了開始國際性調查研究的決策。
經常可以聽到由於使用手機而感覺頭疼的反映,甚至還發生由於使用手機導致腦腫瘤的訴訟官司。
在澳大利亞,醫學專業雜誌警告說:“最近腦腫瘤患者急劇增加,很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象與手機爆發性地普及之間的因果關係。”衝擊性的實驗報告也不斷公布出來:由於手機電波,“腦細胞DNA60%被切斷”,“接受實驗的老鼠25%得了白血病”等。
而目前世界上使用手機者的人數非常多。
這就是為什麼WHO會扭轉態度作出緊急調查的決策的原因。對此,許多專家的評價是: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