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電磁輻射是否對雌、雄性胎兒的影響不同,引起選擇及早期、未覺察到的性別相關流產或死胎有待進一步闡明。
4.其他機製電磁場能影響許多細胞過程,包括改變細胞膜電位,使細胞外表離子流和離子分布發生變化;改變信號傳導、基因表達、細胞增生、細胞通信等,這些機製在理論上可能影響子代性別的選擇,但缺乏具體翔實的實驗資料。
總之,研究電磁輻射對子代性別比例的影響機製,對電磁輻射所致的性功能障礙、流產、早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先天畸形、基因病等牛殖危害機製的闡明具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四、生殖係統疾病自從人們開始認識到電磁波對人體發生危害時起,電磁波列‘人體生殖係統有無影響,就成了人們所關心的話題和研究的課題。由於家電產品普及到家家戶戶,電磁波對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自然而然地被提到議事日程上。還有許許多多人因為職業關係,比一般人更為頻繁地接觸電磁波輻射,除了自身健康,生育年齡期間的男女與這個話題的關係也就更為密切了。
隨著五花八門的電器產品推陳出新、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不孕症,不明原因的流產、死產及畸形嬰兒誕生等數字急劇上升,這兩者的數值曲線呈現同步向上波動的狀態。同時,電磁波輻射的動物實驗也得出了大量實證,因此,在醫學、病疫學界,許多醫務人員、研究人員、專家學者開始認識到了問題的廣泛性、嚴重性與緊迫性。
1、不孕早在環境荷爾蒙對生育產生影響的話題誕生之前,20世紀50年代,就有科學家發表論文警告說“操作雷達的軍人容易患無精子症狀”
(精力減退症)。
以下是1957年的論文中的有關數據,列舉了被調查的受輻射人員和未受輻射人員的情況對比。
精子狀況遭受輻射者(31人)未受輻射者(30人)射精時的精子數量(1mL)5000萬±2400萬6000萬±3400萬運動性精子比例(射精時的精子中)36%±10%54%±19%正常精子比例(射精時的精子中)70%±6%82%±7%另外,據統計,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受到電磁波輻射之後,生育女孩的比例要明顯高於生育男孩。這種情況和環境荷爾蒙的影響非常相似。1996年,也門有科學家發表論文,公布了對變電所男性工作人員生育孩子情況的調查。其中,男孩子隻有8人,而女孩子居然有54人。
在此引用1991年拉爾森論文中的數據說明受電磁波輻射以後女性嬰兒出生比例上升的現象。
母親在短波發生裝置室內滯留時問(小時/周)嬰兒性別男嬰女嬰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病疫學角度還需要做大量研究和實驗工作,不過,參考死胎胎兒的男女性別之差也會發現男性胎兒死亡率要大大高於女性胎兒。
這裏,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對一個家庭、一對夫婦來說,絲毫不存在生育女孩子就不如男孩子的問題。然而,從宏觀上看,對於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來說,如此明顯的男女比例失調,將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目前,全世界的電器普及僅僅才開始了幾十年,來勢如洪水猛獸,不可阻擋,無法收拾,也就是說,由此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調也不過剛剛開了個頭,初露端倪而已,到了大勢所趨之時,難以推測會帶來多少社會問題。
而且,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是,從電磁波輻射引起的不孕和不生男孩這一點上已經足以說明電磁波對人體乃至人類總體素質的危害了。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對電磁波是否會引起生育男女比例失調作了大量調查。
以下是從病疫學角度研究的各國科學家論文數據彙集。
父母受電磁波輻射後生育嬰兒男女比例論文代表者發表年份國家父母受輻射情況出生男嬰出生女嬰奈布1979瑞典電力設施/父12人22人諾德斯特姆1983瑞典電力沒施/父67人73人米爾漢姆1993美國鋁廠/父53人86人穆哈拉克1996也門電力設施/父8人54人英格爾斯1997挪威輻射磁場/父母女嬰多數托爾克維斯1998瑞典電力設施/父86人92人拉森1991丹麥短波理療護士/母15人36人庫貝朗1994瑞士短波理療護士/母262人246人使用微波/母67人79人科洛迪斯金1996拉脫維亞廣播電台發射塔附近/父母254人355人有水1984日本從事磁場工作/父女嬰多數龜井1990日本使用磁場期問/父67人73人物理係研究者/父78人95人意大利的幾位科學家警告稱,來自家用電器及電力線的輻射有可能導致一些女性無法懷孕。這些科學家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那些卵巢器官暴露在極低頻電磁場(頻率33~50Hz)中的雌鼠在發育方麵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很多老鼠已失去了正常的生育能力。
科學家擔心,類似的傷害也有可能對人類產生影響。例如,來自電冰箱、洗衣機、電水壺、吸塵器和其他家用電器,以及電腦終端和電力線的輻射很有可能使一些女性失去受孕能力。據稱,每次一種電器啟動時都會產生極低頻電磁場,另外,當一種電器處於待機狀態時也會產生極其微弱的電磁場。
英國國內負責輻射監督的機構—一國家放射保護委員會表示,該機構將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仔細分析,但表示公眾無須因此而過分擔憂。
上述科學家來自意大利羅馬的大學,他們在動物研究中發現極低頻電磁場使雌鼠卵巢中大量的生殖細胞無法生育成熟。科學家發現,當他們將未發育成熟的雌鼠生殖細胞置於極低頻電磁輻射之中5天後,被置於33Hz電磁輻射中的生殖細胞中僅有l/3發育成熟,而被置於50Hz電磁輻射中的生殖細胞也僅有1/2發育成熟,相反,遠離電磁輻射的生殖細胞卻有80%發育成熟。上述科學家認為,如果長時間處於極低電磁輻射中,人類的生殖能力也會受到類似的負麵影響。不過,英國國家放射保護委員會的發言人稱,科學家在進行動物實驗中使用的極低頻電磁輻射相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碗機或其他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而言要強烈得多,大多是後者的100甚至是1000倍,因此人們不必對此感到過於擔憂。
2、流產孕婦從事電腦工作和以各種形式長時問接近電磁場都是非常危險的。其中,顯像管屏幕電腦(VDT)比液晶屏幕電腦電磁波要強得多。
世界各國的醫療機構不斷報告從事電腦工作的女性流產、早產,甚至生下畸形怪胎,在一些早期普及電腦的先進國家已經成為很大的社會問題了,日本勞動省勞動衛生科編撰的VD作業勞動衛生實務中《針對0A化等的勞動衛生對策委員會第一次報告書》報告公布:
加拿大航空公司多瓦爾機場從1972年2月到1981年2月之間,從事這類工作的女職工13人中有7人流產,3人生育了先天性異常嬰兒。
據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州的薩利紀念醫院工會組織報告,兩年裏麵,在該醫院會計科從事VDT工作的6名孕婦就有5名生育異常,其中兩名流產,1名彎曲腳,1名眼疾,1名支氣管炎。這家醫院另外還有7名從事電腦工作的女職工中有3名流產,3名生育了先天性畸形兒。
在美國一家公司12名從事電腦操作的懷孕女職工中7人流產,1人早產。
華盛頓的一所大寫字樓裏的各家公司從1979年春天到1989年春天的10年時間裏,20名孕婦中有7名流產,她們也都從事電腦操作。
佐治亞州的防衛後勤機關從1977年10月到1980年10月之間,15名電腦作業的懷孕女性中7名流產,先天性嚴重畸形兒3人。
加拿大多倫多一家大報社1979年5月到1980年5月共有7名從事VDT工作的女性,其中有4名嬰兒是畸形兒,彎曲腳、裂口唇、缺眼和心髒畸形。
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市法務局,3年時間內8名孕婦就有7名異常生育,其中,4名流產,1名早產,2名嬰兒患有先天性呼吸器官疾病。
據美國通信工會組織的報告,太平洋西北貝爾公司在18個月裏麵3名20多歲的孕婦全部出現生育異常,其中,1名背脊骨破裂,1名蒙古症,還有一名死產。
另據加拿大安大略州政府調查公布,1980年到1981年僅僅1年時間內,多倫多市政府法務局從事電腦工作的19名孕婦中就有10名流產。
這樣異常高的比例,難道是偶然的嗎?這些悲劇的後麵,到底是什麼東西在作祟呢?
1988年,美國對l583名孕婦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她們在懷孕頭3個月內每周20小時以上進行電腦作業。與從事其他工作的孕婦相比,這l583名孕婦的流產發生率在1.8倍以上。
1986年的l份調查報告表明,從事VDT工作的女性職工的嬰兒“出生後28天以內的死亡率是平均死亡率的9倍”,“低體重嬰兒出生率是平均值的2倍”。
因此,孕婦切切不可從事VDT工作,至少應該將電腦的顯示器換成安全的液晶顯示屏幕。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在此列舉了大量從事VDT工作引起流產的事例,可是問題不局限在VDT,VDT造成危害的原因在其所發生的電磁波,除了VDT以外,發生電磁波輻射的電子產品或是公共場所、工作場所還有許許多多,都是孕婦應該慎重回避的。
3、死產1992年,俄羅斯的埃爾馬科博士的實驗報告證實了令人擔憂的事實:“把即將孵化出殼的小雞放置在VDT(顯像管屏幕)前,在電磁波的輻射下7小時以後全部死亡。”即將孵化出殼的健康的小生命在電腦顯像管屏幕前麵僅僅7小時,就全部死亡了,可想而知,孕婦一連數月,每天8小時以上坐在顯像管屏幕前麵,電磁波對胎兒的殺傷力有多大,難怪從事電腦工作的懷孕女性會出現這麼高的流產、死產率。
與VDT相比,手機的使用更為廣泛,而且許多人每天不問斷地長時間使用手機,很少聽說孕婦有意識地回避使用手機。
2001年法國的巴斯梯博士在論文中闡述了用手機電磁波輻射雞卵,並且與正常的對照群雞卵進行孵化對比的實驗結果。情況是,受輻射的死胎率高出對照群50%以上。
在巴斯梯博士的論文之前,1996年《EMC》雜誌刊登了日本獸醫畜產大學齊藤賢一的論文,闡述了使用手機電磁波對雞蛋輻射後胚胎的死亡情況。
在日本厚生省關於人口動態統計的資料裏,刊登了兒童身心全國聯絡會議組織編撰的《2000兒童身心白皮書》的部分內容,其中有1900年到2000年這100年的孕婦死產數字比例。首先是死產平均比例整整翻了一倍以上。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胎兒死亡數字是女性胎兒的2.2倍。
相對於100名女性胎兒來說,死產的男性胎兒達到了220名。這與前麵提到過的受到電磁波輻射之後,女孩的出生率明顯高於男孩的現象,在病理學上是一個道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與女性胎兒相比,男性胎兒的死亡數字大幅度上升,引起了多方麵研究人員的重視。
4.生育畸形1986年,瑞典的科學家用電腦VDT輻射老鼠,得出了“畸形發生率比一般要高出5倍”的結論。
為了進一步確認結果,第二年又繼續進行了孵化出殼前小雞的實驗,證明了老鼠試驗的結果。
1992年美國的西斯金教授也在報告中證實了“放置在VDT電磁波前5天之後,從孵化前的蛋殼中誕生的雛雞畸形發生率增加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