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關注健康,與輻射說再見(上)(2 / 3)

美國一位年輕的生理學研究人員比喻說:“電磁波就像振動搖晃雞尾酒混搖器一樣晃動生命體內的電子。”科學實驗已經確認變動電磁場具有振動搖晃生命體內帶電離子的作用。這種作用決定了變動磁場對生命體的危險作用。

也就是說,由於電磁波的振動搖晃,在細胞分裂、再結合的一瞬間,基因堿的排列順序會因此而被打亂。為了便於理解,不妨這樣設想一下,當我們在焊接精密儀器元件時,突然問地麵、桌子都發生了震動,細小精密的零件會在這一瞬間被焊接到根本不相幹的部位,於是,整個設備便不能運轉,儀器會因此毀壞。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係川英夫指出:“遺傳基因的基因堿A、G、C、T是如同鎖鏈一樣連接在一起的,這個鎖鏈連接的地方粘連著電子和離子,這種狀態就像是受胎的一瞬間,基因分散開來之後再一次結合的時候,是非常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影響的。”

二、生活中的核輻射核輻射普遍存在於所有的物質當中,包括水和空氣,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人們對某些放射性較強的物質缺乏了解的話,就可能損害自己的健康。尤其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在搞室內裝修,也有人熱衷於旅遊和收藏。為了幫助人們預防核輻射損傷,現將人們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的核輻射介紹如下。

室內擺設的飾物大多體積小,重量輕,是人們的寵愛之物,有的與人距離很近,甚至緊貼人體,因此,需要加倍小心。

(1)夜明珠。由於夜明珠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的單位或個人將其作為禮品饋贈或收藏。夜明珠有數種:一種是由重晶石經加工而成的工藝品,具有強放射性。另一種是由螢石加工而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第三種是由某些含磷的物質加工成的,具有一般的放射性。還有一些其他品種。由於有的夜明珠具有強輻射性,長期近距離接觸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因此,凡是夜明珠,均應以國際或國家標準為依據進行放射性檢測(人工的不應超過-70Bq/g;天然的不應超過-350Bq/g),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寶石。名貴的有金剛石(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和貓眼,普通的有水晶、瑪瑙和石榴石等。據檢測,這類寶石一般不存在高放射性。

(3)玉石。包括硬玉和軟玉,還有用於工藝美術雕刻的多種礦石和岩石,放射性都很低。

(4)石雕。由花崗石或砂岩雕刻的石雕的放射性,需經檢測才能確定。

(5)化石。指在自然條件下,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或遺跡,包括實體化石、遺跡化石等。

(6)奇石。其放射性的強弱程度相差很大。在檢測過程中,放射性偏高的包括鵝卵石。

(7)骨藝品。身份不明的動物脊椎骨,放射性偏高。在牛頭骨檢測當中,也發現了具有高放射性的物質。

(8)陶瓷工藝品。其主要成分是黏土。據目前檢測,尚未發現其具有高強度的放射性。

地基,建材鈾礦及附近地區的岩石、土壤一般都含有氡。在這些地區,地基下麵的氡是3層以下建築物室內核輻射的主要來源。在3層以上的高層建築物中,建材內所含的氡是室內核輻射的主要來源。因此,不要在鈾礦及附近地區建居民住房,挑選建材時也要注意其放射性指標。

地下水。這種水氡的含量較高,煮沸後可直接飲用。由於深部地下水經加熱後會使室內氡提高數倍,因此,在廚房和浴室應安置通風設備。

天然氣和煤。未經處理的天然氣和煤都含有氡,因此使用天然氣和煤做燃料時要注意通風。

醫療設備。透視、照相、CT和放療等醫療設備對人體均會產生一定的放射性損傷。

宇宙射線主要指具有高能量的帶電離子流。隨著海拔的上升,人們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也會增加。人類一年能夠接受的正常平均劑量為2mSv,如果人們每月沿極區在12km高度飛行10小時,那麼,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就能達到1.2mSvr。因此,建議人們減少去高原和極地旅遊的次數。

其他核爆炸、核事故及煤渣等,都會對一定範圍內的人產生輻射性危害。所以,必須嚴加防範,妥善處理。

三、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其實,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裏。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麵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國人法拉第就發現了一種奇妙現象:電流通過媒體時可產生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的現象。

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

從1901年首次開始的全球通信,到如今移動通信的大麵積使用,以及家家必備的彩電、冰箱,電磁輻射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麵。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麵效應。如電磁兼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係統、醫療信息係統、工業過程控製和信息傳輸係統的失控,幹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人們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電器裝置,隻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因此有人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汙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這其實也是非常形象生動的,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已經被電磁輻射給汙染了。

四、電磁輻射影響你的健廉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分為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

熱效應是高頻電磁波對生物機體細胞的加熱作用,引起體溫升高。

由於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產生作用,往往機體表麵看不出什麼,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燒傷,對心血管係統的影響是引起心悸、頭漲、失眠、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對視覺係統的影響是導致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對生育係統的影響是導致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等。

非熱效應則是低頻波產生的影響,即人體被電磁波輻射後,體溫並未明顯升高,但人體的固有微弱電磁場已經受到幹擾,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累積效應即人體受到輻射後來不及恢複又被輻射傷害,累積到一定量會出現生長減慢,維生素、礦物質代謝異常,免疫功能下降,疲勞,記憶力衰退,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減少,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率升高,淋巴細胞轉化率降低,男子精子生成受抑製,女性內分泌失調,出現月經不調、麵色晦暗、黃褐斑等症狀。

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人們也許每天暴露在不同電磁緩慢而間接的輻射中而不自知,容易忽略其危害。

1、影響人體正常的電生理活動由於人體是導電體,電磁輻射作用於人體時可產生電磁感應,並有部分能量沉積。電磁感應可使非極性分子的電荷再分布而產生極性,同時又使極性分子再分布,即生成偶極子。偶極子在電磁場作用下的取向將導致生物膜電位異常,從而幹擾生物膜上受體表達酶的活性,進而導致細胞狀態和功能的異常。人體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後將神經衝動由周圍神經係統傳到中樞神經係統產生反饋,反饋信息再傳給人體效應器,人就會產生有意識的行動。電磁輻射改變生物膜電位的同時,就改變了神經細胞的電傳導,擾亂了人的正常電生理活動,日積月累會導致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腺體細胞功能狀態的異常,將導致激素分泌異常,甚至破壞或抑製細胞活性,如精子生成量減少、活性降低,產生不育症,臉部皮膚細胞代謝發生障礙而產生色素沉著等。

2、影響遺傳信息的表達生物機體生長發育的過程就是遺傳信息DNA複製、傳遞和表達的過程,當這一過程受到電磁波幹擾時,就會誘發基因突變,產生變異細胞,例如誘發癌基因表達,就會產生癌細胞或其他變異細胞。

3、影響人體組織細胞電磁輻射作為一種能量傳遞方式,會直接將能量傳遞給原子或分子,使其運動加速,進而在體內形成熱效應。例如,當微波作用於人的眼睛時,由於眼睛晶狀體水分較多,很容易吸收其中較多的能量,從而損傷眼的房水細胞。由於晶狀體內無血管成分,代謝率較低,所以很難將其中損傷或死亡的細胞吸收掉,日積月累就會在晶狀體內形成晶核,引起白內障、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五、電磁輻射汙染的簡單測試1、根據測試對象及環境選用測試儀器在對某電子、電氣設備的電磁輻射進行測試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盡可能多地了解此電子、電氣設備的各種電氣指標、運行參數,在此前提下,確定采用不同的測試儀器。一般來說,對近區場的電磁測試,如果測試頻段在短波段或微波段,可選用國產的70l型三維場強計或其他三維場強計,其測試頻率範圍大致在1GHz以下。對變電站或高壓、超高壓輸電線進行測試時,應選用工頻電磁場測試設備。

對遠場區測試時,根據不同的測試頻段,可選用頻譜儀或幹擾場強測試儀。測試時,應按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的要求進行測試。

2、電磁輻射測量采用的計量單位通常,對大於300MHz的微波頻段,采用平均功率密度:mW/em2作為計量單位,小於300MHz的頻段,采用電場強度V/m和磁場強度A/m作為計量單位。在進行電磁環境測量時,幹擾場強國家計量標準采用單位為mV/m。

六、正確認識電磁輻射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使得大量電視塔、廣播站、雷達、衛星通信、微波等帶有電磁輻射的設備和活動也越來越多。這些設備對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其產生的電磁波也是一個環境汙染要素。社會發展愈是進步,電磁汙染環境狀況也愈發嚴重。所以,電磁波既是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信息載體和能量流載體,又是有害於人類生活的汙染要素,其危害已受到國際環保領域的高度重視。因此,既要把電磁能作為一種資源,充分地利用;又要加強管理,將電磁輻射的負麵效應控製在最小的程度。

對於戶外的環境質量來說,噪聲問題、空氣指數問題、電磁輻射問題是人們最關心的3個問題,特別是電磁輻射問題。由於電磁輻射既摸不著又看不見,人們對它又不太了解,住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周邊的許多居民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有關專家指出,盡管電磁輻射有一定危害,可一方麵電磁輻射並不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發生危害;另一方麵,電磁輻射又是可以屏蔽的,因此,隻要你采取了適當的措施,那就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惶恐不安。

其實,輻射也並不是隻有危害,輻射與我們息息相關,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享用到輻射應用所帶來的好處。無論在發電、醫療還是工業方麵,輻射的應用都多不勝數。隻要運用得當,趨利避害,輻射也可以造福社會。輻射主要應用到以下5個領域:發電、醫學用途、工業及農業用途、消費品用途、考古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