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輻射與人體的大腦
一、破壞腦的保護層腦,是人體的司令部。為了向司令部提供營養,人體血液的1/4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大腦。為了不讓血液中的毒素進人腦內和降低血液溫度,被稱作“血腦障壁”(BBB)的構造部分在一刻不停地工作著,隻讓血紅蛋白和營養成分進人腦內。這個血腦障壁由許許多多細胞組成,猶如一個過濾器,血紅蛋白和營養成分都是非常柔軟的組織,可以通過這個過濾器進人腦內。因此,醫學界把“血腦障壁”(BBB)又叫做腦的保護層。
可是,因為受到電磁波輻射,BBB係統失靈了,原來必須過濾掉的東西都糊裏糊塗地進人腦內。這個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發表於2001年9月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的國際會議上。法國波爾多大學的奧比諾博士在論文中公開了這個發現。奧比諾博士花費了大約21億日元的研究資金,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大白鼠進行電磁波照射,並測定對腦的破壞。
奧比諾博士對大白鼠的腦部分別采用相當於2.0W/kg0.5W/kg、0.15w/kg的局部SAR值手機電磁波進行輻射,發現即使隻有0.5W/kg,BBB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喪失了過濾淨化血液的功能。
奧比諾博士的報告所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日本管轄通信電波的郵政省慌慌忙忙發表見解說:“手機電波短時間使用不會引起腦的障礙。”這個意見在NHK晚上9點新聞節目中播放以後,引起許多質疑。
觀眾提出:短時間不會引起障礙,那麼就是長時間會產生障礙。
短時間和長時間的界限怎麼區分?
也有觀眾提出更加苛刻的意見,認為電視台本身也是大量釋放電磁波的汙染源,所以一談到電磁波汙染,電視台立即迫不及待地辯護和作安全宣傳。
在此之前的1997年,瑞典的巴提爾·巴鬆博士也曾經做過類似的試驗。他對1002隻大白鼠進行了分組對照實驗。對其中630隻用接近手機強度的電磁波進行輻射,另一組372隻作為對照組。令他感到吃驚的是,對前一組僅僅用了相當於手機電磁波輻射基準的1/10000萬的強度,就出現了與對照組不同的反應。
二、導致腦神經細胞減少科學家在調查BBB功能遭到破壞的時候,還發現了在電磁波輻射之下,被破壞了的神經細胞數量增加了。也就是說,正常健全的神經細胞卻因此而減少了。
參加研究的專家認為,這樣數量的神經細胞減少,不會立即反映在人體健康症狀方麵,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顯示出早期癡呆等症狀。共同研究的萊夫-薩爾夫德博士指出:“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每天不斷使用手機,不能否認數十年後進人人生中年時期,由此造成的各種影響會表麵化。”
其實,用不到數十年之後,現在就有許多人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而出現了頭疼、健忘等症狀。
瑞典對1.2萬名,挪威對5000名手機使用者分別進行了免疫學調查。結果表明,1天中通話時問越長,越容易出現頭疼症狀。其中:
以l天之中通話時間不足2分鍾為參照對象。
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2分鍾以上15分鍾以下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1.49~1.94倍;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15分鍾以上60分鍾以下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2.50~3.3l倍;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60分鍾以上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2.83~6.39倍。
此外,在韓國、美國、澳大利亞都有調查報告反映使用手機後出現頭疼目眩症狀。
芬蘭的科學家進行了人腦血管細胞的有關實驗。實驗表明,由於受到電磁波輻射,BBB發生了異常變化。實驗使用接近手機頻率的電磁波,按照2w/kg(體重)的基準比例在穩定不變的輻射強度條件下連續照射了1小時,這時,防禦腦保護層BBB的酵素出現了變質。這意味著有害物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浸透腦細胞,正常健康的腦神經細胞必然隨之減少。
三、攪吾乙腦內激素大白鼠實驗還表明,受到電磁波輻射,會導致機體記憶力衰退,喪失方向感。正像許多人每天長時間使用手機之後,會感到雖然還沒有到忘事的年齡,記憶力卻日漸衰退。進行這項實驗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賴易博士,這個故事在本書前麵也提到過。他在水槽裏放養了34隻大白鼠,水槽中央設有高台。水中溶人了奶粉,成了不透明的乳白色液體。這樣,大白鼠在水中是看不見高台的。
最初3天,每天2次讓大白鼠練習遊到高台上,一共練習了6次,大白鼠很成功地記住了遊泳的途徑,然後,對其中11隻大白鼠進行了1小時的電磁波輻射。於是,沒有受到電磁波輻射的23隻大白鼠很簡單熟練地完成了遊往高台的作業,它們很成功地記住了這條途徑。可是,受到電磁波輻射的11隻大白鼠的表現卻非常糟糕,它們的記憶神經出了毛病,花費了許多時間好不容易才到達高台。
接下來的實驗是在每天2次連續3天的遊泳途徑記憶訓練之後,把原來設置的中央高台撤走。沒有受到電磁波輻射的大白鼠還是遊到了原來設置高台的地方,在那裏遊來遊去。而受到電磁波輻射的大白鼠卻壓根兒忘記了高台原來的位置,隻是毫無秩序沒有目標地遊竄,根本就不知道方向在哪裏。
賴易博士認為,大白鼠之所以發生這種現象,是因為腦組織神經傳遞物質的激素——乙酰膽堿在受到電磁波輻射之後明顯減少了。乙酰膽堿是動物腦內與記憶有著極其密切關係的一種激素物質。一般患有老年型癡呆的病人都存在乙酰膽堿減少的現象。
四、頭皮種經反應遲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從事雷達工作的技術人員和士兵中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使用雷達最怕的是禿頂。”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現在在手機信號中轉站發生了由於電磁波引起的頭皮神經異常現象。長時間使用手機之後,許多人經常感到耳朵後麵發熱和呈現疼痛感覺。如果說這種感覺是一種異常感覺的話,那便是由於神經方麵的異常導致在沒有外來刺激的情況之下刺痛和隱約疼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