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輻射,生命無法承受之重(下)(1 / 3)

第四節生活輻射問答

問:迷失的家鴿是怎麼回事?

答:大量放飛的家鴿在中途迷路失蹤與手機電話發射塔有關。實驗顯示:放飛的900隻家鴿,700隻不能完成從出發點美國賓西法尼亞到費城郊區的飛行,可能是手機發射塔的輻射所致。類似事件還發生在愛爾蘭等地。有的神經生物學家說,鳥群迷路和偏離航道是為了躲避雷達輻射。

問:什麼東西影響了奶牛?

答:移動電話天線可能引起奶牛健康問題,射頻和微波輻射可能是引起奶牛出奶量降低和其他不適的唯一原因。德國巴伐利亞州距移動電話發射塔152m外發生牛群行為異常(遠離發射塔方向遷徙,抬腿、偏頭等)。在德國其他靠近移動電話發射塔的一些農民也抱怨了同樣問題。當牛群移到19.3km以外的農場時,行為異常幾天內就會消失。

長期暴露於電磁場中可以導致自由基慢性積累,這些有抑製鬆果體褪黑激素的作用,有研究證明褪黑激素減少與乳腺癌發病有關。

問:輻射的集中營——辦公室?

答:在研究輻射與其他因子聯合作用的類型時,常常是按照其生物學機製而不是從統計學或數學的角度進行判斷。如果聯合暴露中,一個因子能夠對輻射的隨機效應產生修飾作用,即增強或減弱一個生物學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損傷,或者作用於不同的效應分子位點,被稱為協同或拮抗作用。相反則被定義為相加作用,後者多被用於確定性效應,並根據程度的不同而又分為亞相加和超相加作用。

在評價輻射的健康危害時,人們習慣於把輻射作為單一的有害因子來分析,但實際情況通常是輻射和其他有害因子同時存在。尤其是當劑量較小時,隻有複合暴露時才‘會引起可觀察到的有害健康效應。

對電磁輻射而言,已有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提示,其對健康的影響常常隻有在與其他因子聯合暴露時才可能發生。評價不同類型輻射的複合效應,還必須考慮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輻射的劑量和劑量率、靶器官的異同、暴露的時間長短和順序關係以及作用機製的差別等。

白領工作的辦公室輻射源眾多,如顯示器、打印機、複印機、掃描儀、電腦、投影儀等,多種類型的輻射疊加在一起,對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嚴重的危害。

問:血壓怎麼上升了?

答:數字手機信號可明顯升高人的血壓。這種血壓的增加不是源於應力,有大量證據證明是高頻信號影響交感神經係統的結果。受輻射者血壓升高5~10mm如。雖然一個人在白天血壓起伏也是那樣大,但這種增加對高血壓患者是有害的。

問:手機輻射,有多麼的瘋狂?

答:染色體畸變、DNA鏈斷裂等遺傳物質損傷和細胞增殖與轉化異常既可導致凋亡發生,也可增加癌症發生危險度。因此,電磁輻射可能產生的多種生物學效應都可能與腫瘤發生有關。

問:我的手機,健康誰做主?

答:手機是現代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種新型通信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手機在為人們通信帶來快捷和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尤其是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一些影響。目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都在積極探索手機對人類健康所產生的危害,並正在采取相應措施,消除這種影響。

手機微波是很容易進人人腦的。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還發現,手機發出的微波有可能為毒素進人人腦打開方便之門。隆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是在對老鼠進行試驗後得出這一結論的。他們把接受試驗的老鼠置於一個相當於手機發出的微波量的環境中生活了一段時間,結果發現,老鼠血液中的蛋白質可以突破鼠腦中防護層進人鼠腦。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個正常組成部分,但對大腦卻有害。

隆德大學附屬醫學神經外科專家說,他們在鼠腦中發現了極微量的白蛋白,目前還不清楚這將對鼠腦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但其他的試驗已經顯示,即使向鼠腦注射非常少量的白蛋白,鼠腦細胞也能受到傷害,白蛋白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腦神經細胞將被殺死,其後果是可能引發自體免疫性疾病,還可能引發早老性癡呆和帕金森病等病症。

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手機的微波是否對人腦也造成這樣的後果,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人腦對血液中有害成分的防護功能與鼠腦是一樣的,而且既然白蛋白能突破防護層而進入大腦,那麼比白蛋白更小或同樣大小的分子也可能進入大腦。

據英國一項人體測試結果顯示,手機發出的電磁波有可能傷害肝髒和腎髒。手機長期掛在腰部且持聽筒接聽更是危險。同時,電磁波在腰問持續地接收和發射,會影響腎髒和女性的卵巢,慢性腎衰的概率會增加。此外,男性應避免把手機放在前褲袋內,因為離睾丸和輸精管太近。

眾所周知,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電磁輻射,這種電磁輻射是以光速傳播的,又可以通過傳輸通道問的交互作用形成汙染,幹擾人類的正常活動。因而,世界各國對日益嚴重的手機電磁汙染格外重視,紛紛製定相關法規治理手機電磁輻射環境。

問:我的皮膚怎麼了?

答:女性懷孕期間使用電腦如果不注意保持與電腦的距離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如果不注意皮膚護理,整天麵對電腦,臉上會長出雀斑。無線網絡電磁輻射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它還會影響人體的循環係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無線網絡電磁輻射可以導致兒童智力殘缺,對人體的視覺係統有不良影響。

問:天線是怎麼回事?

答:當人們使用手機時,發出的音頻信號必須轉成高頻率的電信號,通過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去,這時在手機及天線的附近就必然會產生較為強烈的電磁輻射。因此,手機的天線是同外界聯係的一個通道,但是天線附近較為強烈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手機的天線形式分為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內置式手機和外置式手機盡管隻是天線在手機上的位置的不同,而沒有改變天線材料、阻抗等,但是內置天線由於手機的PcB和金屬屏蔽層會隔離掉一部分電磁波,所以具有內置式天線的手機對人體的電磁輻射要小於外置式天線的手機。

問:手機輻射標準緣何難產?

答:為防止電磁輻射汙染,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電磁技術的科學運用與發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衛生部頒發了《公眾照射導出限值》

與《環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強度分級標準》兩個主要技術標準,並頒布了《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兩項技術標準。

1997年3月,又發布國家環境保護18號令及《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以上標準比歐美各工業化國家所製定的標準要更加嚴格,按照上述標準,目前移動通信所用900MHz頻率帶寬,其電場強度隻要小於12V/m或功率密度小於40mw/cm2就符合安全標準。

誰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仍有人前赴後繼;當手機像香煙一樣變成越來越多人的依賴後,在擁有健康和獲得便利之間,人們進退兩難。

然而,手機與香煙的區別在於:一個已知危害在何處,一個卻連危險潛伏在哪裏都還在爭論中。這讓消費者心存恐慌,未知的恐懼把人變成《裝在套子裏的人》的主人公,有著永遠的擔心……問:遠離輻射,可以遠離多少疾病?

答:首先,長期使用手機會大大增加患腦瘤的機會。瑞典腫瘤專家哈戴爾對l617名腦瘤患者做了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患腦瘤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80%。神經外科專家認為,腦膠質瘤和長期、高頻率使用手機有直接關係。其次,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患眼癌的概率是較少使用手機人的3倍。這是德國科學家安德雷斯博士對593位眼癌患者研究的結論。西方科學家首次發表手機輻射可致眼癌的正式聲明,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再次,手機輻射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引起不孕,性欲低下,引發畸胎。手機掛胸前或腰問會損傷心髒、肝、腎。

問:胸前能掛手機?

答:有專家認為,手機掛於胸口,位置靠近心髒,對心髒會有一定影響,並可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功能,尤其對孕婦不利。已有醫學資料顯示,較強的輻射對胎兒可構成傷害。

問:手機讓你神經衰弱?

答:手機輻射是使用手機時,手機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時產生的一種電磁波的照射。微波爐、電腦及手機等家用電器都有電磁輻射,它就是家用電器工作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同類型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頭痛、失眠、健忘等“亞健康”表現和心率加快、呼吸障礙都和電磁輻射有關。它還“有助於”癌細胞的生長,使癌症發病率增加。

盡管各國對於手機近距離輻射的衛生標準並不一樣,但實驗證明許多手機的電磁輻射都超過了部分衛生標準範圍,這會引起神經和精神紊亂性疾病,如緊張、失眠、頭漲、頭痛、全身無力等。每天使用體裝飾搭配,但其產生的磁場容易致癌。防護醫學人員介紹,電磁爐利用電磁感應產生磁渦流加熱食品,工作時會產生極低頻電場與磁場。

與微波爐相比,電磁爐的電磁輻射開放得多,人在使用時還需要不停地盯著,危害相當大。世界衛生組織把極低頻電磁場與苯烯、電焊煙霧一起歸為一類致癌物。如果血液或細胞中存在磁性物質,很容易受磁誘發作用,造成重金屬在體內積累,妨礙血液和細胞的正常活動。

(3)電子霧損傷神經的冰箱。很多人喜歡將冰箱放在客廳裏,冰箱工作時是高磁場所在地,產生的電子霧極易損傷人們的神經係統。

防護醫學研究人員介紹,冰箱運作時,後側方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高出前方幾十甚至幾百倍。同時,冰箱的散熱管灰塵太多也會對電磁輻射有影響,灰塵越多電磁輻射就越大。如果冰箱與電視共用一個插座,冰箱在運轉時,電磁波會導致電視的圖像不穩定,這說明冰箱的電磁波是非常大的。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釋放出來會形成一種電子霧,影響人的神經係統和生理功能。電磁波的穿透力極強,透過體表深入深層組織和器官,人們平時不注意,一旦出現表層組織疼痛,就說明深層組織或者器官已經受到嚴重損害了。

(4)微波泄漏傷孕婦的微波爐。人們在使用微波爐時,如果發現加熱時間明顯增加,證明微波沒有完全作用於食物,可能發生微波泄漏,對孕婦的傷害最大。婦產科醫生介紹,微波爐如果發生微波泄漏,對孕婦的直接危害是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5)電腦的低頻電磁場可能影響胚胎。電腦在啟動後,會產生電磁輻射,這其中包括了x射線、低頻、超低頻和靜電場。幸好絕大部分的x射線會被屏幕上原有的玻璃罩所吸收,真正能漏出而又對人體有害的劑量非常小。但電腦周圍所產生的低頻電磁場,卻會對胚胎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於彼,有可能幹擾到胚胎的正常發育,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流產。

(6)手機的安全性將是未來賣點。手機是靠超短波的波段來操作的,這種超短波的效應比微波爐還要來得大。當一個人受到超短波頻率沒有受控的輻射時,會產生疲倦、頭痛,而假如經過多次重複的慣性輻射,很有可能導致電磁波引起的傷殘性白內障。

(7)影碟機和家庭影院。這幾年流行家庭影院,也就是影碟機加音響係統,緊貼測試的結果,DVD1.2μT,功放1.24μT,小音箱1.5μT,大音箱0.49μT,要是同時打開,那就是一個相當大的輻射數值。

其實,除了上述日用電器,任何裝有電子、真空管以及有掃描功能、雷達功能的電器,在通電操作時都會發出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

現代都市生活常遇電源,實在很難避開來自天然或來自人為的電磁波,因此,唯有把波及機會減至最低才是上策。

(8)手機充電時與之保持距離。帶變壓器的低壓電源一般磁場都很高,在接線的地方可以測到300mGs以上。

問:哪些人群要特別當心電磁輻射?

答:據介紹,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導致兒童患白血病;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影響人們的生殖係統健康;影響人們的心血管係統,導致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等。專家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不宜集中擺放,同時應盡量避免多種設備同時啟用。

(1)植入心髒起搏器的病人不宜使用手機,以免手機輻射幹擾心髒起搏器正常工作。

(2)患有癲癇、嚴重神經衰弱的病人不宜使用手機,以免手機產生的高頻電磁波對大腦產生影響,誘發癲癇發作,或使患有嚴重神經衰弱者加重失眠、多夢、頭暈、頭痛等症狀。

(3)白內障患者經常接觸手機發射出來的電磁波,可能會加重白內障。

(4)糖尿病患者經常接觸手機發射出來的電磁波,有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病情。孕婦經常用手機,電磁輻射對胎兒會有致畸作用。未成年的小兒經常用手機,強電磁波長期作用於腦,可能影響小兒大腦發育。60歲以上的老人,大腦發生衰老性萎縮,功能衰退,手機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正常發揮。因此,這些人應遠離電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