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被問題困擾,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問題之中。在問題麵前,人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而借口恰好迎合了這種本能。我們遇到問題時,往往會說“我很忙”、“我不知道怎麼做”或“這和我無關”等。這些借口看似稀鬆平常,卻像罌粟果一樣讓人成癮,借口成為難以祛除的頑疾。當我們已經習慣於尋找借口時,我們最終會得到什麼呢?晉升、加薪、成長,這些美好的結果似乎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當問題來臨,找方法還是找借口成為每一個人必須要作出的選擇。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不少“聰明人”會選擇找借口,因為找借口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和精力,但是結果已經注定:業績差、能力低下、無奈跳槽。事實上,不會有人記得所謂的“借口”,但結果會被人永遠銘記。當然,有真正聰明的人會選擇找方法,雖然找方法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但是結果是誘人的:業績攀升、職場精英。

無論是一個人、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總會麵臨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整個人類社會還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進步。在出現問題和麵對困難時,必須放棄任何借口,積極從中尋找有利因素和解決辦法。

人的一生是在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中不斷成長的,“道力要靠魔力推”。逃避問題就是逃避成長,隻有在努力戰勝困難和問題的過程中,人的潛能才能得到釋放,人也才能得到成長。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再美妙的借口也不能解決問題!方法總比問題多,與其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尋找借口上,不如仔細琢磨采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一位人力資源專家說:“在職場上,能夠貢獻智慧的員工,是一流的員工;不能貢獻智慧,而能貢獻汗水的員工,是二流的員工;而那些既不動腦,也不動手的員工,必然會被企業所淘汰,這是職場的不二法則。”勤於動腦動手的人,永遠是職場上最受歡迎的人。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凡是成功的職場人士,他在工作中所經曆的困難與挫折一定不比常人少,但是,他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借口的人。

本書詳細闡述了“方法總比問題多”的理念,並提供了找方法的現實途徑,其中的案例新穎幽默,方案切實可行。閱讀本書能讓你順利找到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成為“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優秀員工。

借口是成功路上的障礙,方法則是成功路上的高速通道。在問題麵前,找方法還是找借口,相信讀者朋友已經在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