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過獎了,為公司分憂是我的責任。”
馬博很快就投入到了行動中,首先,他通過走訪調查,清楚了解了客戶們的需求,然後通過一些考察,在每個鄉鎮找了一個穩妥的代理商,很快這次的難題就解決了。
不久,馬博被調到了銷售科專門從事產品營銷,公司的建材銷量節節上升,馬博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快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幹。
在問題出現之後,馬博很快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他的目的就是在每個鄉鎮找一個代理商,讓他們了解公司產品的優勢,打出知名度。正是在這一目的的指引下,他能迅速采取行動,並解決問題。
無論是普通職場人士,還是管理者,要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工作者,就應該在問題出現時,迅速找到病根兒,然後確定方案,將問題一次性解決,這才是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越簡單越高效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思維方法仿佛是與複雜結緣的:他們不僅把問題看得複雜,更把解決問題的方式變得複雜,甚至鑽到牛角尖裏無法出來。
學會把問題簡單化,是高效能人士的一項重要習慣。馬上行動,追求簡單,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化繁為簡,可以讓你的工作變得可行,你的信心也會跟著大增。
我們接受的普通教育和大多數訓練都指導我們把握每一個可變因素,找出每一個應對方案,分析問題的角度應盡可能多樣化。因此,事情變得異常複雜,我們當中“最優秀”的人提出了最佳的建議和方案。這些建議和方案也無疑是最複雜的!
久而久之,我們開始習慣於一種定式思維——最複雜的就是最好的。複雜化的問題從小就開始伴隨著我們,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其實,處理複雜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簡單。而且,很多事情解決起來很簡單,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複雜。如果把一個簡單的問題想得過於複雜,那麼隻會適得其反,讓我們離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遠。因此,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先從簡單的地方入手,利用簡單的手段解決複雜的問題。
現代社會,工作步調愈趨複雜與緊湊,很多時候都將原本的簡單問題複雜化了,這時,保持簡單是最好的應對原則。
簡單來自於清楚的目標與方向,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工作中無所適從的時候,選擇簡單之法不失為聰明之舉。
當年,迪斯尼樂園經過3年施工,即將開放,可路徑設計仍無完美方案。一次,總設計師格羅培斯驅車經過法國一個葡萄產區,一路上看到不少園主在路旁賣葡萄少人問津,山穀前的一個葡萄園卻顧客盈門。原來,那是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顧客隻要向園主老太付5法郎,就可隨意采摘一籃葡萄。該園主讓人自由選擇的方法,贏得了眾多顧客的青睞。
大師深受啟發,他讓人在迪斯尼樂園撒下草種,不久,整個樂園的空地就被青草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裏,人們將草地踩出許多小徑,這些小徑優雅而自然。後來,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路徑鋪設了人行道。結果,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如果感到走投無路,紛繁雜亂,不如把事情簡單化,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因為想得太複雜,就會有太多的顧慮,這樣反而會讓我們走彎路,事情的結果也會和我們希望的相反。
“奧卡姆剃刀”是簡單思維一個重要原則,它是由出生在英國奧卡姆的威廉提出。根據“奧卡姆剃刀”這一原則,對任何事物準確的解釋通常是那種“最簡單的”,而不是那種“最複雜的”,這就像電腦無法啟動,我們需要的是先看看是不是電源沒有接好,而不是將電腦主機拆開檢查是否是某個硬件壞了。
“奧卡姆剃刀”的原則看起來很通俗,但是很切合實際。現實中,我們很多人自以為掌握了豐厚的知識,所以遇事往往容易往複雜處想,這樣一來,我們的思路就會變得複雜。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簡單的思路產生了絕妙的點子。
從方法論角度出發,“奧卡姆剃刀”就是舍棄一切複雜的表象,直指問題的本質。可惜,當今有不少人,往往自以為掌握了許多知識,喜歡將一件事情往複雜處想。
一家著名的日用品公司換了一條全新的包裝流水線,但是之後卻連連收到用戶的投訴,抱怨買來的香皂盒子裏是空的,沒有香皂。這立刻引起了這家公司的注意,並立即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一開始公司準備在裝配線一頭用人工檢查,但因為效率低而被否定了。這可難住了管理者,怎麼辦?不久,一個由自動化、機械、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博士組成的專業小組來解決這個問題,沒多久他們在裝配線的頭上開發了全自動的X光透射檢查線,透射檢查所有的裝配線盡頭等待裝箱的香皂盒,如果有空的就用機械臂取走。
這時,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另一家小公司。老板吩咐流水線上小工務必想出對策解決問題。小工申請買了一台強力工業用電扇,放在裝配線的頭上去吹每個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肥皂的空盒。
同樣的問題,一個花了大力氣、大本錢研究了X透視裝備,一個卻用簡單的電風扇吹走空的肥皂盒,不同的方法一樣解決問題。或許有人認為小工想到的用風扇吹走空肥皂盒的方法太簡單,太沒有技術含量,但是,它達到了目的,解決了問題,這就足夠了。
在工作中,沒有人不希望最快、最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卻做不到。這其中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把問題想得太複雜,所以使得解決方法無處可尋。當我們的思路又變得開始複雜時,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該拿起“奧卡姆剃刀”了,剪掉那些紛雜的思緒。
世界是複雜的,但也是簡單的,隻是我們常常被自己的習慣性思維禁錮,從而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如何將複雜的事情回歸於簡單,根除工作的“複雜病”,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拒絕拖延,日事日清
拖延可以視之為人類最合乎人情的弱點,但是正因為它合乎人情,沒有明顯的危害,所以無形中耽誤了許多事情,因此而引起的煩惱,實在比明顯的罪惡還要厲害。
而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效執行、完美複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強調的是完美的工作結果,貢獻結果、創造佳績……
拖延是行動的死敵,也是成功的死敵。拖延使我們所有的美好理想變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們丟失今天而永遠生活在等待明天的到來之中,拖延的惡性循環使我們養成懶惰的習性、猶豫矛盾的心態,這樣就成為一個永遠隻知抱怨歎息的落伍者、失敗者、潦倒者。
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生活如同一盤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假如你行動前猶豫不決,或拖延行動,你將因時間過長而痛失這盤棋,你的對手是不容許你猶豫不決的!”
拖延反映的是一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不珍惜時間的人在麵對緊湊的計劃安排時,總有一些其他的借口和理由來使自己無法按時完成任務。時間一分一秒地浪費了,今天的事情被拖到了明天、後天……耗去的是時間,最後承受結果的人還是自己。
傑克是一家公司做產品工藝設計員,他經常埋怨、找借口、推卸責任,還利用工作時間和同事聊天,把工作丟到一旁而毫無顧忌。別人提起,他總是說 “等一會兒再做”“明天再做,有的是時間”……
漸漸的,他做事變得拖遝起來,效率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了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經理批評他,他就帶著情緒工作,把方案做得一塌糊塗。後來,傑克在接到工作任務時,不是考慮怎樣把工作做好,而是能拖則拖,沒有主動性。時間長了,經理也不願再交給他一些重要任務,隻讓他做最簡單的方案。
隨著公司走上正軌,更多新人的加入,公司開始精選人才,傑克自然就成了公司第一批的淘汰者。
拖延的毛病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質量。工作當中的敷衍拖遝、消磨時光,使要幹的事越積越多,最後導致什麼也幹不了;相反,如果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可以幹越來越多的事情,也就是在擴大工作成果,就是在延長自己的生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布置的任務,完成任務後的時間裏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的準備或是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讓自己更具競爭力。
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需要的是奮鬥、學習、成長,積累智慧經驗,從而提升自身實力,這就需要摒棄拖延。無論做什麼事情,即使有難度,也要立即去做,迅速地行動起,而不是無限期地將行動延遲,最後離成功越來越遠。
日事日畢也就是當日事當日畢,即今天的工作必須今天完成。其中,還要求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須比昨天有質的提高,明天的目標必須比今天更高才行,即日清日高。日事日畢是日清日高的基礎。
“拿下美國B客戶非常難!”洗衣機海外產品經理崔淑立接手美國市場時,大家都這麼說,因為前任各產品經理在這位客戶麵前都業績平平。
真這麼難嗎?崔淑立不信。這天,崔淑立一上班就看到了B客戶發來的要求設計洗衣機新外觀的郵件。因時差12個小時,此時正是美國的晚上,崔淑立很後悔,如果能即時回複,客戶就不用等到第二天了!從這天起,崔淑立決定以後晚上過了11點再下班,這就意味著,可以在當地的上午時間處理完客戶的所有信息。
3天過去了,“夜半日清”讓崔淑立與客戶能及時溝通,開發部很快完成了洗衣機新外觀的設計圖。在決定把圖樣發給客戶時,崔淑立認為還必須配上整機圖,以免影響確認。大約淩晨1點,崔淑立回到家,立刻打開家中的電腦,當看到客戶回複“產品非常有吸引力,這就是美國人喜歡的”時,她頓時高興得睡意全無,為自己的“夜半日清”獲得的效果而興奮不已。
樣機推進中,崔淑立常常半夜醒來,打開電腦看郵件,可以回複的就即時給客戶答複。美國那邊的客戶完全被崔淑立的精神打動了,推進速度更快了,B客戶第一批訂單終於敲定了!
其實,市場沒變,客戶沒變,拿大訂單的難度沒變,變的隻是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崔淑立。崔淑立說:“因為,我從中感受到的是自我經營的快樂。有‘時差’,也要日清!”
其實,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對當日事當日畢都有透徹的了解。中國有句格言,叫做“今日事,今日畢”。富蘭克林說:“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明日。”很多成功的人,從他們的成功的軌跡中可以看出他們對當日事當日畢的靈活運用,而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很多就是對時間毫無把握的人。
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時間限定,就如同開了一張空頭支票。隻有懂得用時間給自己壓力,到時才能完成。我們可以通過製定每日的工作時間進度表,記下事情,定下期限來實現日事日畢。真正做到“當日事當日畢”這樣你的工作效率才會日日攀升。
商場就是戰場,工作就如同戰鬥。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一支高效能的戰鬥團隊。
不能好好利用每一天、每個小時、每分鍾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效率的。一個人連基本的當日事當日畢都做不到,又怎麼可能讓你的老板給予太高的期望呢?又怎麼能在完成每一天的工作的過程中實現明天對目標、對工作質量更高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