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知識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人們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緊張忙碌。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讓自己忙出效率和業績,培養自己重視時間價值的習慣。
多年來,很多效率管理專家不斷宣揚要有效管理時間,以便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有些人在細心研究之後發現了這種觀點中不合理的因素,即原本不需要努力有效解決的事情,卻在被人們浪費時間去處理,因為當人們花費心思處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時,往往會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
《共好》一書的作者肯·布蘭德總是將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很多時候,拋棄那些“不值得”的事情,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安德魯·伯利蒂奧是利用時間的楷模,他從來不浪費一秒鍾的時間,隻要時間允許,他就一定會拚命工作。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說:“看,安德魯·伯利蒂奧真是太會珍惜時間了!”人們都知道,為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師,他拚命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鍾的時間。
每天,他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設計和研究上,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很多方麵的事務,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大忙人。他風塵仆仆地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因為他太負責了,以至於不放心任何人,每一件工作都要自己親自參與了才放心。時間長了,他自己也感覺到很累。
其實,在他的時間裏,有很大一部分都浪費在管理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上。無形中,他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有人問他:“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呢?”他笑著說:“因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後來,一位教授見他整天忙得暈頭轉向的,但仍然沒有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人大可不必那樣忙!”
“人大可不必那樣忙?”他就在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醒悟了,他發現自己雖然整天都在忙,但所做的真正有價值的事實在是太少了!這樣做對實現自己的目標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限製了自己的發展。
大夢初醒的安德魯除去了那些偏離主方向的分力,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很快,他的一部傳世之作《建築學四書》問世了。該書至今仍被許多建築師們奉為“聖經”。
他的成功隻是因為一句話:“人大可不必那樣忙!”
當你陷入瑣碎事務中時,一定要自我反省。問問自己: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接近你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如果不是,就終止它們,並著手重要的事項。要讓自己變成現代的時間駕馭者,減少例行公事,並多參與困難的決策和計劃。如此一來,你就會增加自身價值和成功的機會。
眉毛胡子一把抓隻會讓我們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無法按照“何者當先”,“何者宜後”的原則處理問題。而如何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正是我們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帶來美好的生活。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運籌時間的高手呢?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非常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為此,他十分憂慮。後來,他找到管理大師杜拉克請教解決的辦法。
杜拉克思考了一下,說:“這樣吧,你每天上班的前5分鍾,把你想做的事情寫下來,標題叫《今日主要事項》,然後按照重要性順序排列。所謂重要性是根據你對目標的理解來定,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第二重要的事放在第二位,依次排列。然後你開始做第一件事,在完成第一件事之前,不再做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有一項工作要做一整天也沒關係,隻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堅持做下去。請把這種方法作為每個工作日的習慣做法。你自己這樣做之後,讓你公司的員工也這樣做。”
卡內基依照杜拉克先生的建議去做,每天如此,經過一段時間,他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效率極高。5年後,他成為全美的鋼鐵大王。於是,他為杜拉克的5分鍾建議簽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
杜拉克的方法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分清輕重緩急,然後全力以赴地行動,這樣才能成功。
在安排計劃的優先順序時,有一種簡單的“ABCD法”非常實用。所謂“ABCD法”,是根據自己的目標,將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歸於A類,這類事情如果沒有完成,後果非常嚴重;其次的事情歸於B類,它們需要你去做,但如果沒有完成,後果不會太嚴重;把那些做了更好、不做也行的事情,做或不做的都不會有任何不好的事情歸於C類;把可以交給別人去完成,或完全可以取消、做不做沒有差別的事情歸為D類。
經這樣的分類後,處理事情時,就免去考慮應該先做什麼事情的時間。隻要看一看計劃表,就能夠很快地知道自己該進行哪一項工作了。為了更加有效地進行工作,在A類的各項計劃中,還可以再進行細分,用“A—1”、“A—2”、“A—3”等來標示其順序。這樣一來,即使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應該著手進行的事項。
成功應用此項工作分類法的關鍵,是你必須要嚴格自律,每天一定將工作清單根據上述分類法加以清楚標示,接著從A—1工作開始做起,一次隻專心做一件事。
100%完成A—1事項後,再依序完成其他事項,盡快授權或外包D類事項,可以取消的話就立刻取消。
養成用“ABCD”分類法做計劃並切實執行的好習慣,會使你每天的工作生活變得有組織、有秩序,可以幫助你完全掌控時間,掌握工作的重點與節奏。
抓住症結,對症下藥
治病要講究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找對關鍵,抓住問題的症結。當你在工作中遭遇難題時,不妨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問題,找到症結,對症下藥,問題就可以順利解決。
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集思廣益,大家達成一致,問題出在是關袋鼠的籠子上。籠子過低,袋鼠輕輕一躍就能逃離。於是,管理員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誰也沒想到,第二天袋鼠仍然跑到外麵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公尺。
令他們驚訝的是,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在籠子外麵“散步”。管理員們大為緊張,袋鼠的跳躍能力太強了,籠子必須加高到100公尺。
長頸鹿一直目睹了管理員的行動。閑聊中,它問袋鼠們:“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
袋鼠說:“很難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人們都知道解決問題要對症下藥,但很多時候,大家隻知道有問題,卻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基,就像動物園的管理員一樣。如果一個醫生不對症下藥,亂下藥,那就有可能適得其反,增加病情,甚至可能致命;如果是一個職場人,就極有可能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企業的利益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因此,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問題所在,找出具體原因,再采取行動。尋找原因的過程中,要認真分析,找到問題根源,以能徹底根治隱患。
問題的重點直接關係到處事效率的高低。衡量一個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他能否找到病根兒將問題徹底地解決。能夠把事情做得徹徹底底,將問題一次性解決,你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高效能的員工。
遇到難題時,首先尋找“要害”,並采取相應措施,這是十分關鍵的。
一家賓館的電梯需要進行維修了。電梯維修公司和賓館早就簽訂了合同,經過檢查後,維修公司將維修的時間定於5天之後,但維修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這必然會給客人帶來不便,即使不全部停業,較高樓層的客房恐怕也得暫停使用。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當時正好遇到賓館的人事變化,賓館剛剛承包給一位新經理經營,而且正處於旺季,要他將電梯停用12小時,他可不幹。維修公司接連派了3批人與他接洽,但都被他拒絕了。於是,公司派了一位老員工去和他交涉。
這位老員工,沒有過多地和他客套,隻說了幾句話:“經理,我知道現在是經營酒店的黃金時間,但我們檢查後發現,電梯已經到了必須大檢修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維修,也許不久就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到時電梯停的可能就不是12小時,而是幾天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某天電梯出事,造成人員傷亡,到時給你造成的,也許就不僅僅是經濟損失了,甚至還得承擔法律責任。”
這一來,經理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意見,按時檢修了。
經理之所以不願意檢修,是因為他考慮會給賓館帶來損失。而現在,就圍繞他怕造成損失的心理做文章,說明如果不及時檢修,將會帶來更大的損失。這一來,難題馬上迎刃而解。
社會競爭中的每一分鍾都很寶貴。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把種種事務看成敵人,就要訓練自己敏捷的思維和靈便的身手,看清什麼是最重要的,出手的時候能一擊而中。
在工作與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能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以獲得成功。然而有的人能做到,但有的人卻做不到。這其中原因有很多,而是否懂得抓要點、抓根本,則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工廠的某台機器壞了,負責維修的師傅隻是做一下最簡單的檢查,隻要機器能正常運轉了,他們就停止對機器做一次徹底清查,隻有當機器完全不能運轉了,才會引起人們的警覺,這種隻滿足於小修小補的態度如果不轉變,將會給公司和個人帶來巨大的損失。正確的做法是深入問題的根部,找出合理的方案,將問題一次性地徹底解決。
實踐證明,能夠明確目的,抓根本的人,能夠迅速解決問題。馬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馬博是某食品公司的業務主管。有一次,他從一個用戶那裏考察回來後,敲響了經理辦公室的門。
“情況怎樣?”經理抬頭就朝馬博問道。
馬博坐定後,並不急於回答經理的問話,而是顯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因為他十分了解經理的脾氣,如果直接將不利的情況彙報給他,經理肯定會不高興,搞不好還會認為自己沒盡力去辦。
經理見馬博的樣子,已經猜出了肯定是對公司不利的情況,於是改用了另一種方式問道:“情況糟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挽救的可能?”
“有!”這回馬博回答得倒是十分幹脆。
“那談談你的看法吧!”
馬博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況彙報給經理:“我這次下去了解到,這個客戶之所以不用我們廠的產品,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答應從另一個鄉鎮食品公司進貨。”
“竟有這樣的事!那你怎麼看呢?”
“我想是這樣的,我們公司的產品應該比鄉鎮企業的產品有優勢,我們的產品不但質量好而且價格還很公道,在本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怎麼能和我們相比呢?”經理打斷了馬博的彙報。
“所以說,我們肯定能變不利為有利。最重要的是,當地的客戶多年來使用我們公司的產品,與我們有很好的合作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該客戶答應與那個鄉鎮企業訂貨,主要是因為那個鄉鎮企業距離他們較近,而且可以送貨上門。這一點,我們不如那家鄉鎮企業,我們可以直接到每個鄉鎮去走訪,在每個鄉鎮找一個代理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小馬,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結所在,還想出了解決的辦法,要是公司裏的員工都像你這樣有責任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