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抗拒消極的信念(1 / 3)

在美國,有一個經常值夜班的人,他總是在下班後走著回家。有一天,晚上月色皎潔,他決定走一條的捷徑,但是這條路要穿過一個墓地。由於一路順利,從那天以後,他就天天走這條路回家。

有一天晚上,當他穿過墓地時,沒有留意到白天已有人在這條路上挖了一個墓坑,他一個跟頭跌了進去,他費盡所有力氣,想要爬出去,卻徒勞無功。因此,沒過多久,他就決定好好休息,等到天明時有人來救他出去。

當他坐在角落裏半睡半醒的時候,有個醉漢跌跌撞撞地走過來,一不小心也掉進了墓穴,那個醉漢拚命想爬出去,結果吵醒了那位值夜班的人,他伸手碰碰醉漢的腳說:“老兄,你出不去的。”但醉漢後來卻爬出去了。

這就是不同的信念在一個醉漢和正常人之間所造成的差別。

像值夜班的人這樣具有消極性的信念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無用意識”,這是指一個人在某方麵失敗的次數太多,便自暴自棄地認為是個無用的人,從此便停止一切嚐試,安於現狀。

賓州大學的馬丁·塞利格曼教授就曾對這種現象作過深入的研究,他在《樂觀意識》一書中指出,有三種特別模式的信念會造成人們無力感,最終對自己的人生造成重大影響。這三種信念是:永遠長存、無所不在及問題在我。

也許從小的時期開始,你就慢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也可能到老到死你都被困在不好的習慣築起的城堡裏。這些不好的習慣往往把你引向迷宮,它們會減少你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習慣的好與壞也是對你的成功與否起到關鍵作用。

蓋蒂是美國第一富豪,一時間,他的香煙抽得非常凶,有一次他出去度假,開車經過法國,正逢下大雨,地麵泥濘個堪,十分不容易走。他好不容易才在一個小鎮找到了個旅店,由於太累了,連晚飯都沒有吃,便睡覺了。

蓋蒂在半夜突然醒來,急切地想吸支煙,於是他翻遍了所有的衣袋,都是空空如也,此時他心中越發焦躁,好像一種願望越是被壓抑要求就越強烈。他心煩意亂地趿著鞋在屋裏打轉,要知道,現在唯一能得到香煙的辦法就是一個人徒步走到六條街外的火車站。而此刻,窗外的雨狂瀉著,暈黃的路燈穿不透暴雨的朦朧,想想一個人,沒有車,沒有光,雨大、路滑、人冷,不覺有些猶豫。但是,他此刻實在忍不住了,就一支,哪怕就一支。他想象著香煙吸進體內的那種舒適的感覺,立刻做了一個決定。對那些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困難毫不在乎,無論是下雨,是黑還是冷,隻要一支煙。於是他急忙地扯下睡衣,換上外套,穿上雨鞋,披上雨衣,準備出發。突然,他停住了,好像被電擊了一下。接著開始大笑,而越笑越感覺自己可笑,看看自己的樣子,三更半夜,從暖和的被窩裏爬起來,穿上雨鞋、雨衣,打算冒著雨出去,僅僅是為了去買包煙,真是可笑!

最終蓋蒂平息了自己的笑,靜靜地站在那兒思考著,腦子裏反思著剛才自己的那些不理智的舉動,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過去,他也有過,盡管不是在雨夜,是在淩晨,但那也同樣是在這種衝動下進行的沒有理智的舉動,而且滿足了它。也許要感謝這場大雨,給了他一刹那的遲疑,他才注意到此刻及過去所做的一切,注意到自己已經被一個不好習慣控製住,就像陷進泥沼一樣不能自拔。為了滿足它,他甘願犧牲自己極大的舒適,哪怕是在半夜裏冒著雨也在所不惜。理性的分析便會使人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他很快清醒了,放棄買煙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