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執行是目標任務完成的前提條件。一個勤奮的藝術家不會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當他產生了新的靈感時,他會立即把它記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其實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對工作的熱愛,立即執行的習慣,就像藝術家記錄自己的靈感一樣自然。
有個農夫新購置了一塊農田,可他發現在農田的中央有一塊大石頭。
“為什麼不鏟除它呢?”農夫問。
“哦,它太大了。”賣主為難地回答說。
農夫二話沒說,立即找來一根火鐵棍,撬開石頭的一端,意外地發現這塊石頭的厚度還不及一尺,農夫隻花了一點點時間,就將石頭搬離了農田。
也許,在一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做到“馬上行動”很不容易,但是當你堅持這樣做後,你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工作的習慣和態度。而當你體驗到他人的肯定給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幫助時,你就會一如既往地運用這種態度。
不管做任務事情都應該馬上行動,做事不能拖延,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一種惰性。就像為了按時上班,假定你把鬧鍾定在早晨6點。然而,當鬧鍾響時,你睡意仍濃,於是起身關掉鬧鍾,又回到床上去睡,久而久之,你會養成早晨不按時起床的習慣。
立即去做你應該做的事!任何時候,當你感到拖延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你,使你動彈不得時,你都需要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
工作絕不打折扣
有一位成功的培訓大師曾在培訓中說過這樣一件事:
前不久,因為搬新家,我訂購了幾套新家具,因為工作繁忙,為了節省時間,我和幾個廠家約好在同一天送貨。誰知道,本來一天可以做完的事情,卻花了整整兩個星期。
到了約定送家具的那天,先是送床的工人給我打來電話,說因為繩子沒有綁緊,運送的時候床墊和床架掉到了馬路上,結果床墊被人撿走了,床架他們花了100元才贖回來。於是,他們給我送了一張沒有床墊的床,說三天後再將床墊送過來。
接著,送影視牆的廠家又給我打來電話,說工人在搬東西的時候,不小心將影視牆的底座弄壞了,他們隻能重新再做,至少得花兩個星期,兩個星期後才能送貨。這樣一來,我預訂的電視和配套的音響就隻能放在地上,而且還得等影視牆送到後,再請師傅重新上門安裝。於是,我隻能對已經在家等待的師傅說,請他下次再來。
但煩惱並沒有到此結束,送書架的工人上門後,卻發現其中的一組書架和牆的尺寸對不上,無法安裝,隻能回去再換。不僅如此,我預訂的電動晾衣架,安裝後第二天就發現接觸不良,既升不上去又降不下來,結果隻好又打電話約定時間,請工人再次上門檢查安裝。
其實,這些本來都是可以一次做到位的事,卻要反複做好幾次,客戶的時間耽誤了不說,對自己來說,損失也很大。
這個故事能夠給你足夠的啟示嗎?當我們接受任務之後,是不是該全力以赴將事情做到最圓滿呢?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工作中也隨處可見。許多人接受任務後,敷衍了事、漫不經心,本來可以一次完成的事情,偏偏要翻來覆去不停地折騰才把事情完成,給自己、公司和客戶都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執行中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有責任心的員工、力爭優秀的員工都有一個共性:工作時不打折扣。他們會想盡辦法,竭盡全力把任務完成,並且會培養“一步到位”的執行精神,強化執行品質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