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專注,才會挖掘出自身的能量(1)(2 / 2)

日本有一項國家級的獎項,叫“終身成就獎”。無數的社會精英一輩子努力奮鬥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最終獲得這項大獎。但其中有一屆的“終身成就獎”,頒給了一個“小人物”——清水龜之助。

清水原來是橡膠廠的一名工人,後來轉行做了郵差。在最初的日子裏,他沒有嚐到多少工作的樂趣和甜頭,於是在做滿了一年以後,便心生厭倦和退意。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車信袋裏隻剩下一封信還沒有送出去時,便想道:我把這最後的一封信送完,就馬上去遞交辭呈。

然而這封信由於被雨水打濕而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還是沒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由於這將是他郵差生涯送出的最後一封信,所以他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東打聽西詢問,好不容易才在黃昏的時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來這是一封錄取通知書,被錄取的年輕人已經焦急地等待好多天了。當年輕人終於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他激動地和父母擁抱在了一起。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體會到了郵差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因為即使是簡單的幾行字,也可能給收信人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喜悅。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份工作啊!我怎麼能夠辭職呢?”

從這以後,清水更多地體會到了工作的意義,他不再覺得乏味與厭倦,他深深地領悟了職業的價值和尊嚴,他一幹就是25年。從30歲當郵差到55歲,清水創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紀錄。他在得到人們普遍尊重的同時,也於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見和嘉獎。

《聖經》上說:“你看見辛苦敬業的人麼,他必站在君王麵前,因為敬業的人才可以得救,敬業是通向天堂的通行證。”

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愛與厭,苦與樂,大都存乎於一念之間。有人成天鬱鬱寡歡,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有人天天心情舒暢,把工作當成享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不僅強調了每一項工作的重要,更說明了每一項工作都大有可為。工作帶給你的是快樂還是折磨,主要在於你對工作的態度。

西拉斯·菲爾德是著名企業家和大西洋電纜建設工程的發起人。16歲那年,他離開斯托克布裏奇的家到紐約去尋找發財致富的機會。離開家門時,父親給了他8美元,這是全家人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節省下來的。到達紐約之後,他去了哥哥大衛·菲爾德的家裏,後來,他哥哥成了紐約法律界的要人。住在哥哥家的時候,西拉斯·菲爾德很不快樂,從他臉上就能看出來,這引起了一位客人馬克·霍普金斯的注意。霍普金斯對他說:“如果一個孩子在外麵老是想家的話,我什麼也不會給他。”

西拉斯經常去商業圖書館泡一個晚上,他還參加了每周六晚上舉辦的一個辯論團體。

後來,西拉斯到斯圖爾特的商店工作,那是當時紐約最好的幹貨店。第一年,他在那裏跑腿,年薪50美元,必須在早晨6點到7點之間上班。

店主斯圖爾特的規定是很嚴格的。其中一條要求店員在早晨上班時、吃完午餐和晚餐時都要簽到。如果上班遲到、午餐超過一小時或晚餐超過45分鍾,都要罰款。菲爾德在考勤上做得無可挑剔,對店裏的工作也兢兢業業,他很快就得到了店主的信任。這樣的店員,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提升。

成為店員後,他要從早上8點幹到晚上關門。

“我總是很注意,”菲爾德先生在自傳裏寫道,“在顧客到達之前一定要趕到店裏,在顧客離開之前決不能提前下班。我的想法就是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最好的推銷員。我盡量從各個部門學習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我深深地懂得:將來的一切都取決於我今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