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洵坐在王罕部落自己的帳篷裏,翻閱著手上一份清單。
這份清單以品名、產地、價格、藏量等類別劃分,都是這些日子通過他實地考察而記錄下來的未來與蒙古的貿易項目,計有馬匹、畜產、毛皮、肉品、礦石等物,這些物品在草原上儲量極豐,卻很少有人問津,或者說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歲月裏,極少有人關注這裏麵蘊含的巨大商機。即使有這種人,他也不可能具備像趙洵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蒙古、北金、南宋這三地都吃得開。
在來蒙古之前,趙洵以南宋監國太子身份,在臨安府秘密會見了隴右汪氏的駐京代表,經過反複磋商與汪氏一族達成了若幹秘密協定,其中就包括由汪氏出麵做中間商,在東亞大陸上兩國三地從事轉口貿易這一條。在南宋方麵做出了充足的保證和打通貿易渠道的承諾之後,汪氏對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然是求之不得,幾乎是跪著求趙洵趕緊簽下合約以免將來有變,而對於趙洵提出假借汪氏名頭行事的要求也是一千一萬個願意。為了與趙洵的身份相符,汪氏代表向族長汪元古申請,得到汪元古審批同意之後,派人暗地裏修改了族譜,將趙洵正式安插到汪氏宗族第十七房,輩分也隨之提升到“天”字輩,在家族裏的地位僅低於族長。沒辦法,雖然趙洵年紀小,可是輩分大得嚇死人!
在趙洵的建議下,汪元古也開始著手準備將祖房從鞏昌府搬遷至河中府,以便居中調度散布於北金各地及南宋數地的家族產業。早年間汪氏為避戰亂而遠徙至隴右鄉下,現在總算是又進城了。
有了這樣一個底脈深厚和人氣旺盛的家族從中協助,趙洵相信,不出幾年整個蒙古都會被捆綁在南宋大經濟體上,甚至北金也會被殃及池魚。
趙洵正在帳篷裏想得出神,忽見帳簾掀開,一身僧人裝束的無色走了進來。
無色掃了一眼他手中的紙張,朗笑道:“汪公子好悠閑啊!小僧這幾日俗事纏身,沒能前來拜會公子,還望公子莫怪!”
趙洵同樣高聲道:“大師取笑了!小可隻是一個逐利的商人,滿身都是銅臭味,何敢勞煩大師來見我?大師這樣說,佛祖定不饒我啊!”
無色道:“那我就與公子一道受罰好了!”
二人哈哈大笑幾聲,相對坐下,這才肅容低聲談起了正事。
趙洵問道:“怎樣?可打聽出來了?”
無色輕聲道:“是。”又刻意壓低聲音道:“現今此人已經移營至東邊的班珠爾河一帶,地近遼東,離此地大約有一個月的馬程。桑昆他們嚴禁傳揚這條消息,但據說仍有不少人聞知,這幾日多有舊部往投。完顏洪烈計算此人或許尚有三四千眾。”
趙洵在案幾上輕輕一擊,笑道:“想不到此人虎威不倒,還頗能收攬人心,倒勾起我一點見麵的興趣了。看來今後蒙古形勢如何,還要走著瞧了!”
無色愁眉不展,苦笑道:“據我看來此人也是等閑,公子卻對他有恁大興趣,那又不幹脆在溫都爾山就算計了他!”
趙洵搖頭道:“不然,不然!依我說,現在這種結果是最好不過的。此人在完顏洪烈心目中的地位恐怕不在我之下,隻要他在蒙古一日,蒙古形勢不穩,完顏洪烈便時刻有芒刺在背之感,再想有南下之舉就難免縛手縛腳,而且此人的能量之大,非你我所能揣測。嗬嗬,可惜他是往東去,卻又怎生想個法子把他的視線轉移到西邊呢?”
趙洵打的是禍水西移的主意,想把鐵木真的生存空間壓縮到中北亞,甚至進入西亞、東歐地區,提前向歐洲各國打個招呼,也為自己今後的滲透打下基礎。想了一會無甚良策,他把這個念頭先暫時放下,待看日後事態發展,見機行事罷了。
無色有些不解,道:“公子的意思是,那完顏洪烈早就存下了攻打我大宋之心?可我在他府中幾年,從未聽他露過這般口風,倒是看出他確有謀反之意,整日在金狗朝廷中拉幫結派,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
趙洵微笑道:“這些金人有哪一個不是整天叫囂著要揮兵南下,占了我南方花花江山?包括他們三王、八王在內,無一不是用這個口號來爭取那個死掉的完顏璟的注意,可惜最終誰也沒有得逞,完顏璟還是選擇了永濟繼位。以完顏洪烈的謀略,如果他想靠這種施政綱領來拉攏人心,那不是提了等於沒提?還不如紮紮實實地做出一些政績來給王公大臣們看看,久後必有效驗。前次沔州之謀雖然失利,但這次蒙古之行不就教他得手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