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前恭後倨(1 / 2)

霍都嘻嘻而笑,在趙洵的目光看過來時並不畏縮躲閃,像是全然沒有把剛才的衝突放在心上的樣子。

先前在大堂裏交手時,趙洵已經有些懷疑這個蒙古公子的武功來曆,此刻自然就確定無疑,此人是何許人也了,甚至連派他前來中原的幕後指使都猜出來幾分,這才交待無相今後要加強對鐵木真部的監控。

看來去年一場大敗,讓那隻蒙古雄鷹磨礪得越發堅忍也越發狡猾,雖然人還遠在北方蒙古草原上蟄伏,卻把爪子都伸到這裏來了。

鐵木真的厲害之處,那是無論怎麼高估都不算過分的,就像眼下這位提前出世的霍都王子,或許隻是其通盤大計中的一步閑棋而已,想起了在真實曆史上發生的一切,趙洵不由暗生警惕之心。其實若非自己多了幾百年的見識,在戰略布局和戰術手段方麵,怕是比人家要差著好幾個數量級,不用說拿出什麼應對策略了,隻要不被玩兒死就算智商對得起爹娘。

再考慮到霍都的另一個靠山,那位幾乎可以與天下五絕比肩的轉輪子高手,就更加不能等閑視之了。相比而言,趙洵寧可去對付不世出的梟雄鐵木真,也好過跟那些所謂的世外高人較勁,梟雄的思想脈胳多少還能把握住一些,而滿腦子布朗運動的世外高人就不那麼讓人省心了,天知道一個被惹惱了的苦行僧會做出什麼事來?

雖是這樣想,趙洵淡淡地看著霍都,說道:“那麼依你所見,我與那王伯龍二人誰勝誰敗?”語氣裏還是一幅想要找茬的模樣。

霍都眼珠子轉了轉,道:“在下見識淺薄,實是看不出來。”

趙洵道:“哦,方才我聽你評點得很有道理嘛,怎麼這會兒又看不出來了?莫如再讓我來指點你一二。”

霍都臉色一僵,強笑道:“在下對暗器一道並不精擅,也沒有興趣知道。既是那王伯龍自行退去,想必就是閣下贏了這一場。”言語中退讓,腳下也悄悄地向後挪了挪。

趙洵哈哈一笑:“你能看出此節,倒也不是全然的不知進退。念在你年紀還小,又是‘見識淺薄’,剛才的無禮之舉,我也不來和你計較。隻是你蒙古人若想在我中原行走,便當老老實實地踐行我中華禮儀法度,知過能改,謹言慎行,再莫要行差踏錯,妄行那陰微之事,否則終有一日禍罰臨頭,悔之晚矣!”

其實正如趙洵所猜測的那樣,這位在神雕楊過時代才現身的霍都王子,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中斷在藏邊金輪法王處的學業,提前出現在郭楊時代的宋金戰場上。這其中的原由,竟也被趙洵猜出了個八九不離十,還真的是與鐵木真有關,意圖刺殺金國議和大臣、攪亂宋金戰局,給喘息調養中的鐵木真部落多爭取一些舐傷的時間。故而在趙洵說完這番話之後,霍都隻覺仿佛被此人看穿了心事一般,不由麵色大變,一時說不出話來。

旁邊的聶兒瞧出氣氛不對,急忙過來打圓場:“哈哈,倒是下官的不對了,竟然到現在還沒有給兩位做個介紹……”

手指霍都向趙洵道:“這位乃是當朝六王爺千歲從蒙古遠道邀請而來,提攜兩萬蒙古精兵協助我大金作戰的貴客,那位劄木合王爺膝下極得寵愛的義子,霍都王子殿下!”說著目視趙洵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