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軒轅台上(1 / 2)

這名俊秀少年當然就是楊康了。

當日汝陽一別,楊康在彭連虎、沙通天等人的拚死護持之下,終於在汝陽城裏殺出一條血路,逃過了宋軍的追捕,好歹揀回來一條小命。雖然汪賢弟帶著元哥獨自逃生,但是對於汪賢弟的武功能力,楊康沒有絲毫懷疑,元哥有他保護自會安然無恙,倒是自己需要為將來好好考慮一下了。

這一趟遠出南宋可謂鬧了個灰頭土臉,諸事一無所成不說,還在太湖歸雲莊上又輸給了那個“榮王”一陣,把活生生的兩個大把柄留在了人家手上。大金國的未來王儲,排序至少在前五之列的順位繼承人,生身之母居然居停在敵國境內,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宮廷醜聞,一旦傳揚出去,勢必會在今後的王位爭奪中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楊康雖然狠毒,還不至於走到為了爭奪皇位而弑母滅口的地步,或者說當下情勢還沒有把他逼到那個地步,所以他還是要想辦法找人把包惜弱搶回去。本來這個事情需要在返回中都之後,與父王完顏洪烈細細商議一番,可是眼下看來,金國戰敗的結局已經注定,不用想都知道完顏洪烈那裏肯定有一大堆麻煩要處理,光是應付貴族會議裏政敵的攻訐就不知要耗費多少心神,父王帶兵回去之後,自然是以穩定朝局為先,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就不能再給他添亂了。

幾番思量下來,最終楊康帶著彭連虎幾人,又毅然踏上了返回宋土的路程,決心要以一己之力消弭後患,甚或能夠幫助父王分憂,在南宋內部搞出什麼變亂來也未可知!

非有如此胸襟氣魄,又怎配得上天下雄主的寶位!

原來楊康是想起了之前完顏洪烈意欲招攬的武林人士當中,還有鐵掌幫主裘千仞此人,而經過向彭沙等人的谘詢,得知此人武功幾可與天下五絕並肩,並且近年來鐵掌幫勢力越發壯大,在南宋腹心之地盤踞多年,乃是一支極具威脅的民間武裝力量。

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鐵掌幫的總舵,與裘千仞一談之下,雙方均有相見恨晚之感,當即你投我效,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意向。

要說楊康的確不是個省油的燈,在與裘千仞談過之後,他敏銳地發現當下就有一場大功勞擺在麵前,如若得手,不止可以有效瓦解金國境內的多起暴民作亂,更能一舉將鐵掌幫推上江湖第一大幫的地位,為日後起事創造了條件。

這個契機的來源,就是丐幫君山大會。

多年來,不管是在金國境內頻頻爆發的亂事,還是金兵作戰時受到的襲擾破壞,背後總少不了丐幫的影子,令金國官府頭痛不已,湊巧今年丐幫在嶽陽召開大會,據聞幫中首腦人物均會參加,這豈非就是一網打盡的機會!

在楊康的分析鼓動下,裘千仞也漸漸被他說動了心思,自覺近年來神掌功成,武藝大進,而洪七公日漸老邁,未必便及得上自己,再一伸量彭連虎等人的武功,又確是與丐幫四大長老不相上下的樣子,甚至尤有過之,另外鐵掌幫裏也有幾名武藝精強之人,用來對付丐幫八袋弟子以下富富有餘,此外還可以在君山島外伏下大量精卒,趁著島上混亂攻入其中,丐幫弟子雖多,可一鼓成擒!一旦借地利之便挑了丐幫,所造成的聲勢將遠超“鐵掌殲衡山”一役,必會轟動整個武林,也是鐵掌幫勃然而興的鐵證,其時執天下武林盟主之牛耳者,舍己其誰!

就這樣,一老一少兩個偏執狂自認為在對敵我態勢和力量對比做出了足夠預判的基礎上,製訂了如此一個瘋狂大膽,常人難以想像的計劃,照理說成功把握也應該會有六成以上,但是就因為趙洵事前輕輕巧巧的一個安排,把從桃花島上解救出來的周伯通隨手打發到了嶽陽,結果造成了整個局麵的逆轉。

話說回來,即便沒有周伯通在此,楊康的擔憂也不無道理,郭靖的到場已經增加無窮變數了,此前郭靖的武功就超過了楊康手下那幾個廢柴,現在更是因為看到了夜空中的北鬥七星,正自有所頓悟,再過片刻還不知會被他融會貫通九陰真經中的哪幾門功夫!

雖然少了牛家村中一場對天罡北鬥陣法的觀摩體驗,但這些日子來與周伯通一起練武,郭靖對真經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層,所以在看到北鬥七星時才會有所觸發,這就是他個人的機緣所在了,別人羨恨也羨恨不來,隻不過在當前這個場合下,貌似他是再沒有出手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