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嘉定二年十月十八,這是一個值得曆史銘記的日子。
早上的時候仍然一如往常,從六部橋到湧金池的這一段禦街上,不停地有官員差役往來其間,操辦著各項公事。
東華門時開時閉,有大內人物進進出出的為官家辦事,而在鄰近府學的大瓦子裏,各色商家照常開張,做著大大小小的生意,其中倒以禁中采買占了多數,比如寢食織染局前來補充原料,或是司製采女所需的針頭線腦,又甚至是哪位嘴饞的昭儀修媛叫了戈家甜食還是李婆婆魚羹的外賣,一摞摞銅錢交幣往複易手,刺激著商業貿易更形繁榮。
到了下午之後,大瓦子才會成為平民百姓的天下。
從大瓦子向北麵、東麵延伸出去,就是構成臨安城主體的居民區域。此時夜娛者方睡,而操勞生計之人剛起,在晨曦中逐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這個人口數達到百萬以上的當代國際化大都市,以自己迥異於世界其它城市的慵懶方式揭開了一天精彩的序幕。
隨著最新一期『商情要覽』的售賣發行,臨安城裏祥和的閑散氣氛開始變得異樣了起來!
在要覽連續多日報道了殺戮慘烈的北地金蒙戰事之後,便是沉溺在臨安溫柔鄉再深之人也本能地察覺出一絲異樣來。現在明確的消息是金國奉聖州已然陷落,屠城一幕再次上演,仍然是不分金、宋悉數殺絕,蒙古兵鋒距金中都已不到二日路程,而後援部隊還在源源不斷地跨越邊關從蒙古草原趕來。
前些日子不少宋人還以戰亂遙遠為安慰,現下卻覺得蒙古人似有長驅直入之勢,最後會打到哪裏都難說了起來!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逐漸占據了主流,臨安城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金蒙戰事,但是他們消息來源有限,大多都是道聽途說,其中有很多還是自相矛盾的,讓人聽了之後反倒無所適從,後來便幹脆掏上一個大子兒從四處跑售的報童那裏買份要覽先睹為快,那樣總比聽別人講來的更真實可信一些,最起碼新聞內容是連貫的,不會出現明顯的邏輯錯誤。
一時間,臨安城裏隨處可見埋頭看報之人。
然而,今天的要覽並不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在頭版頭條位置報道人們最關心的最新金蒙戰報,相反卻換上了一條來自遙遠海外的消息。
對於那些急於了解戰況之人來說,未免大為失望,但是要覽已經發行了這麼長時間,大家也熟悉了它的排版方式,知道它的頭條新聞一般來說都是非比尋常的,也隻得耐著性子往下看去。
這一看可就欲罷不能了。
在時隔多日之後,今日要覽居然刊載了一條大宋水師艦隊的最新消息!
自從七月間水師出征琉球,那段時間幾乎每隔三四天都會在報上看到無良文人劉克莊發的所謂“追蹤式新聞報道”,也讓南宋上下人等斷斷續續地了解到,天朝水師已然拯琉球宋人於倒懸,又接著去倭國替那位落難王子出頭平事去了。
不過在艦隊登陸長崎之後,哪怕是這種斷斷續續的報道也一下子停頓了下來。
對於劉克莊斷更之事,要覽給出的說法是軍中行動保密,暫停更新,所以現在南宋人的印象裏,天朝水師還一直待在長崎沒挪窩呢!
如今時隔六十多天,水師蹤跡再現!
在今日這份商情要覽的整個頭版和二版上,罕見地沒有穿插任何廣告,也沒有那惱人的“未完待續”字樣,而是一口氣做出了完整的長篇報道。
一行大紅加粗字體寫下的標題是:
『大宋水師艦隊扶危定亂,源氏邪馬台國主君覲見』。
新聞伊始,先是對水師艦隊進駐長崎後的一係列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活動進行了回顧:
天朝秉承禮儀大國風範,派出使者與當地九州島上的幾個武士大名家族進行了聯係,懇切呼籲對方棄亂反正,莫再從逆,重歸受到天照大神庇佑的崇德天皇一係治下。使者隨行還帶上了據說在戰亂中遺失的倭族神器天叢雲劍,乃是當年源氏家族拚死保護下來的,以此證明重仁親王的合法繼承地位。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當地那幾個大名受反賊蠱惑利誘已深,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地位,不惜認賊作父,非但不知回頭,反而對重仁親王口出不敬之語,叫囂著要將親王的遺腹子“打回原形”。
幾次溝通未果,還險些被當地的島津氏斬殺了一名使者,水師艦隊萬般無奈之下,應新任重仁親王之請,對當地大名家族進行了一番訓誡。
然後是四國島接受了訓誡。
再然後,是京都。
具體怎麼訓誡的,劉克莊也沒有細說,反正效果是蠻好的,艦隊所過之處所有大名俱都“心悅誠服,謝上國訓誡之德”,一改之前的頑固態度,紛紛表示同意擁立重仁為天皇,並盡率家族武士加入討逆聯軍,為天朝前驅攻入京都,一舉打倒鐮倉幕府,將那兩個連一件神器都沒有的後鳥羽和土禦門從皇位上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