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威偶勢3(2 / 2)

柳慧搖了搖頭道:“文淵河水流太急,尋常渡河都難,那還有魚的,除了水流和緩的冬季,鄉親們大多在大江捕魚,不過這兩年一直在打仗,大家不敢去大江冒險,隻能乘船沿文淵河逆流而上,去十幾裏外的東陽湖碰運氣。可東陽湖也有漁民要活,咱們把魚捕光了,他們吃什麼?雙方還發生過好幾次矛盾。村裏的鄉親,現在生活也越來越苦。”

南寧西南多山,地形由高到底,所以文淵河水流湍急,自不適合捕魚。一提到打仗,吳明就沒了吃飯的心情,擱下筷子道:“其實要解決這難題也簡單,就是攻下漢水城,把整個大江重新納入朝廷的管轄之下,如此一來,鄉親們就能重新把大江當做漁場。隻是漢水城高牆厚,還倚大江之險,要想破敵,也不知猴年馬月了。唉,看來鄉親們還得受苦。”

從早上到下午,一直滴水未進,祝小龍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把他餓慘了,此時正在狼吞虎咽。一聽吳明如此說,從飯碗裏抬起頭道:“姑父,我剛才就給你說過,可以修築高台,用霹靂車居高臨下壓製啊。”

這小子,現在還信口雌黃。吳明心下有些惱火,順口就道:“修築高台壓製,在那裏修?”

祝小龍道:“就在文淵河入口處,那裏不是有個灘塗麼?”

文淵河水流湍急,年積月累下來,在大江入口處衝積成一片灘塗,這片灘塗呈月牙形,長約裏許,最北麵與漢水城相距約為一裏出頭,如果真能占據此地,且在此修築高地的話,的確能發揮霹靂車之長。吳明心頭一動,但想了想,仍然否認了:“此處泥質鬆軟,且就一孤島,如何修築高地?”

祝小龍道:“把石木運過來不就行了?”

想得倒輕巧,吳明都有些好笑:“把石木運過去,漢水城的人又不是傻子,會眼睜睜的看著你把石木運過去,然後不慌不忙的修築高台,他們隻消一來搗亂,你就必須撤離,工程也就半途而廢了。”

這倒是個難題,祝小龍也把筷子擱下了,仰望著屋頂想了半天,才興衝衝的道:“可以多派船隻,裝齊所有材料,一鼓而下,在此處連夜修築,隻要能立穩腳跟,後麵就好辦了。我們水軍本就比對麵強,他們出城決戰那是最好,不出來的話,我就可以倚靠此地,用霹靂車砸死他們。”

砸是砸不死幾個人,但天天用霹靂車騷擾,對方肯定不敢再上城頭,如此一來,城防也就形同虛設。而且附近的水軍據點,也將在這個高地的影響下,如此一來,對方除非出動水軍決戰,否則早晚要被下城。而水軍決戰,正是南寧想要的結果。

吳明也被祝小龍勾起了興趣,開始正視他這個話題,想了想道:“此法看起來可行,可真若實施的話,仍是漏洞百出。第一是,如何找齊這麼多船隻來裝材料?江南水軍多船,但都是戰艦,戰艦在水上廝殺可以,用來裝石木就有些勉強了。比如樓船,船身設置得極高不說,更包裹得嚴嚴實實,根本裝不下多少貨物,更不方便裝卸。其二麼,就是如何保持突然性,縮短建設時間。找齊這麼多船的目的,就是想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把據點修築好,防止敵人搗亂,如果你從南寧裝齊材料,一船一船的慢慢運輸,早早暴露目的不說,更讓對方有了準備,時間一長,敵人肯定會有對策,也易出現變故。”

“這樣啊,”聽吳明一分析,祝小龍一下蔫了,趴在桌子上道:“能想到這點子,還是因為我對南寧熟悉,小時候經常乘船去那片灘塗玩,才有的主意。沒想到仍是不行,看來名將果然是不好當的,還得多多努力……”

這時柳慧突道:“大人,如果你要貨船的話,我倒可以解決,因為現在無處可去,柳村的漁船大多閑置在家。漁船都是敞口船,稍微改裝下,把上麵的篷布去掉就可以變成貨船。”

吳明怔了怔:“柳村現在有多少條漁船?”

柳慧想了想道:“因為家家捕魚,幾百條還是有的。除去一些窮苦人家的扁舟,中型漁船應有幾十條。”

吳明喃喃道:“幾十條船的話,要裝材料自然是夠了,可這麼多材料,一齊運過去的話,聲勢浩大,對方肯定得發現,如何縮短工時,在敵人發現之前,把據點修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