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求道
混沌未分之際,一片黑暗。一次劇爆,自此數億年後,清者為上,濁者為下。又過數萬年天地之間孕育出數族曰;世界居中”神族”、東,原始森林“精靈族”、南北海域,”眾生族”、地岩深處“冥族”。
又曆數千年繁衍生息,眾生族戰力之強,約眾族之總合。天地萬物可分陰陽,陰陽相生相克,眾生族的崛起造就了精靈一族頻危滅族。
或者是兔死狐悲,神族聯合冥族,精靈族,開始了與眾生族長達數百年的戰爭。這是一場敵死我生,敵生我死的戰爭。雙方的實力相差不大,眾生族並未被滅族。直到最後演變成,為戰爭而戰的戰爭。
這場沒有妥協的戰爭,又持續了數百年,眾族回首往昔才發現,大地已滿目蒼痍……世界變了,變得狂暴了,世界仿佛在發泄自己的憤怒,山洪、地震、狂風、海嘯……隨期而至!
在這場注定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中,冥族已所剩無幾,精靈族已成為曆史。
戰爭終於停下了,但是新的戰爭才剛開始,這是一場與世界的戰爭,與天道的戰爭。眾族合舉族之力,又力經數年,勉強修複,昔日的世界本源受到的創傷。
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神族最強女神和南海之主,保留元魂,散化自身以補天道。
又曆數千年,昔日的眾生族已不複存在,留下後裔,“巫族”。昔日的神族也已湮滅,留下後裔,“人族”。而昔日的冥族雖說已快滅絕,但是也同樣留下了後裔,“黑暗種族”。
不管當初開戰的目的是什麼,那已經成為了過去。時間仿佛可以抹去一切,卻還未抹去那股無法冷卻的熱血,曆史記載的那些恩恩怨怨誰是誰非已無從論證,也已無關緊要。
現在整個大陸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人族和巫族早已是死敵,這深入骨髓的仇恨,唯有鮮血才能洗刷。
二十年前長公主那驚天一劍,對巫族來說雖已致傷卻未動骨,敵我雙方都明白,這二十年的無戰事,隻是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寧靜,醞釀的越久接下來的風雨則越狂暴,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東夷之都,位於南海海域,這裏沒有四季之分唯有冬季。大雪紛飛,積雪已過膝蓋,看著架勢肯定還要再下一段時間。
望著滿天飛舞的雪花,巫帝的心冷若寒霜,讓巫帝心冷的不是天氣,出生在這種地方所能承受寒氣,肯定超乎想象。
讓巫帝心冷的是一件事情,是一件很難決斷的事情!
最後巫帝還是下了決定,向來殺伐果斷的他硬生生說道:那就麻煩兄長帶她逃離這個是非之地吧。
這件是事情的起因是,四天前巫帝的小女兒耶夢姬公主,一夜入魔神之境。這本是天大的好事,巫帝簡直比當年坐上帝位還要興奮,畢竟他的小女兒才十一歲,如此天賦整個巫族有幾位能比?如果氣運夠好,將來不是沒有可能突破那魔神境,進入那玄之又玄的真神境。這樣的事對整個巫族都是件大事。
然而代他看過耶夢姬以後,頓時整顆心冷若冰霜。因為他發現女兒的聖境,並不是自己感悟天道,一朝破鏡,而且天道的傳承者。
這意味著什麼他最清楚,他的女兒是繼承者,這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繼承者是他女兒。仔細看來並沒有什麼區別,實則天差地別。
數千年前,南海之主和神族女神,分別留下元神守護族人。而這兩縷元魂的傳承者死後,每兩百年內一次轉生,南海之主的元魂所轉生的人,稱之為“眾生之敵”。而女神所轉生的人,則稱之為“繼承者”。
而無論是眾生之敵,還是繼承者。當他們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覺醒古老的記憶。這便是問題的所在,眾生之敵早已出現,現在還大雪山上。這意味著他的女兒則是繼承者,當她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巫族最大的敵人。
讓巫帝想不通的是,女神的元魂向來隻會傳承與人族,如同南海之主的元神向來隻傳承巫族一樣。假如他不是巫帝,或者假如他女兒是人族,這都是天大的喜事。然而事實已擺在眼前,假如終究是假如,而且不管想不想的通,都得接受,盡管這事實很殘酷。
他不是沒想過要殺了她,但是耶夢姬是他最疼愛的女兒,是問如何下的了手?
如果不殺她,就不能把她留在巫族,否則遲早會被大雪山的那位察覺到,那時候她就隻有死路一條,這一點巫帝很明白,巫帝甚至覺得或許大雪山的那位已經知道了。
一頭白發無風自動,這不是說明巫帝年紀很大,而是巫族人天生黑色素很少,所以巫族人很白,並且頭發大部分都是白色,或銀灰色。這隻是證明巫帝情緒很不安定,他明白做這個決定他已是巫族的罪人,他沒有想瞞住雪山裏的那一位,因為他知道瞞是瞞不住的。
做好了決定,他認認真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巫族人很注重著裝打扮,作為巫帝他更是如此,確認了下自己的衣著已經很精致了,他緩緩推開房門朝大雪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