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假意為仇(2 / 3)

本來他和師父是食素的,但王媽十分喜歡他,看他一副清瘦的樣子,常常燉了些肉湯藥膳給他,強要他喝。本來就是藥堂,一些調料常用的藥材自然是應有盡有,煲出來的湯當然是落足了料,因為實在回絕不了王媽的盛意濃情,喝了一次後,驚奇於肉湯的無上味覺感受,加上有了第一次,就有了更不好推脫的第二次,第三次,加上王媽的手藝真不是一般的好,不光燉煮出來的湯善於變化,推陳出新,善意而又淩厲至無法抵擋的說辭,竟然令得江碧海一天不喝王媽的湯就覺得好象少了點什麼的感覺,至此才深刻明白到當日鍾況兌所說吃了王媽手藝,不舍得到總堂去是什麼意思,他現在也是完全不舍得到總堂去呢。

他現在正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一個男孩子長身體最重要的時刻,得到王媽如此一個廚中高手照料,加上病根漸去,令得他身上起了難以讓人相信的變化,再不是半年去那個清瘦以至於可以用枯幹來形容的小孩。師詡之當然知道實際上吃肉的好處,但他並不太清楚吃肉對一個小孩子可以有的好處,此點上他想到那些自幼出家的高僧大師一樣可以身強體健,並沒有過分要求東江碧海吃肉,加上江碧海對他的一些崇敬原因,對他有樣學樣,本來就身虛體弱,還是跟著他吃素,所以身體才至於如此清瘦。現在在這藥堂,他身子慢慢變得骨肉均勻,合乎有度,臉上蒼白之色一掃而去,脫變成一個真正的俊秀少年了。

王媽驚心於江碧海的變化,更為自己的妙心調理下的成果覺得自豪,常常在江碧海耳邊誇獎江碧海長得俊秀,不知道那家小姐有福了,弄得江碧海滿不自在的。當然因為她的高超廚藝,經常到總堂去給一些人弄些小菜,其中就包括有葉依蘭,所以常在江碧海麵前提起葉小姐,言談間常常稱頌依蘭小姐如何美若天仙,善解人意,清雅溫柔,似有意似無意有捉狹江碧海去追求之意,引起了對這種男女之事不太在意的江碧海少少好奇心,很想見一下為什麼王媽評價這麼高。但卻一直沒什麼好的機會真的見識到,他又不是非要見到不可,也不太在乎這些。

這天,已是又一年近夏中了,他剛去總堂領了幾樣缺藥回來,沿著常走的路來到了長安城中最大的飯店之一的聚英樓旁邊,忽的聽到了一條小巷中傳出來一陣打鬥之聲。

這在原來他是絕不會聽到的,但最近隨著身體的變化,他的聽覺一點點不自覺的變得靈敏之極,聽到這打鬥聲,看到路上人來人往,似乎不為所動,並沒有人聽到的樣子,心中一動,聯想到莫不是這些日子自己的耳目一新,這微弱的聲音隻有自己一個人聽到?不由得動了好奇之心,循著打鬥之聲找去。

開始聽到這個聲音雖然是微微弱弱的,但卻似乎是在較近之處發出來的,這也是令得江碧海想找過去的主因,以為很快就可以找到,誰知越走越遠,繞了幾條街,漸漸走進了極少人去的一條偏僻小巷,再過了一個拐角,終於看到了兩個和他差不多的年紀的少年正在各自手拿一把看來是木刀木劍的東西在打鬥中。

這兩個少年第一眼感覺,給江碧海有一種曾經莫名認識的感覺,當然是來自他奇異的心靈直覺,並沒有明確的理由。兩個少年所身著的衣服式樣,令得他驚奇的發現竟是來自城內兩個有點敵對的武館武士服。長安城內僅有的兩個武館聖武堂和元武館不光明裏不相往來,暗裏還常互有爭鬥。這兩個少年怕有可恥下場能是狹路相逢,一言不合交起手來了吧。不過以他近日靈敏難言道理的直覺第一眼看去,卻覺得並不是這樣,當下動了好奇心,趁打鬥的兩人沒注意,閃到牆角,借著路邊一棵老樹掩蔽,偷偷瞄出去觀察兩人。

拿著木劍的一個少年看起來象隻比江碧海年輕少許,穿著一件藍色的武士服,身形比起現在形相變化極大的江碧海似乎略瘦一點,不過另一方麵剛顯出他的身高似乎高過了江碧海一點,配合起他紮在頭上的武士巾,打鬥中身手靈活的騰挪閃躍,顯得飄逸瀟灑,加上麵目有不輸於江碧海的英俊甚或過之的秀美,首先引得江碧海將注意力投到他身上,稍後才轉到他的對手身上,對手穿著一件黑色的武士服,加上麵相略顯粗黑,感覺起來好象比自己還要大上一點,但江碧海知道這隻是外貌上引起的錯覺,實情可能是比那麵相秀白的少年可能還要來得年輕一點,他略顯粗黑的五官十分端正,給人一種一點不輸藍衣少年的豪偉之相,感覺起來可能隻比現時的江碧海矮上少許。藍衣少年和黑衣少年都和江碧海一樣是寬肩窄腰,透過合體束身的武士勁裝,可以看到兩人久經鍛煉下的肌肉自然鼓起適度,配合著兩人的形相,恰到好處,整合起來,形成各具一格吸引人的獨特風格,隻是不知為什麼在這裏作刀劍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