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煮茶夜談(下)(1 / 3)

皇城太極宮以西,是唐玄宗即位時的邸宅,現在經擴建而成的興慶宮。

現今的興慶宮,規模雖仍及不上太極宮和大明宮,但裝修極為華麗,早已超過前兩宮遠甚。其以一道東西模牆隔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宮殿區,正門興慶門在西牆;南部則為園林區,東麵通過夾城與大明宮連通,可由此通往含元殿上朝議事。整個興慶宮的正殿自是興慶殿,除此之外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以龍首渠橫貫宮殿區,在瀛洲門東側穿越東西橫牆注入園林區的龍池。

這興慶宮,在皇城內,算是少有的,因為沒有一條全局的中軸線,而其龍池,也是特有獨有,有山有水,是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最愛的所在。

在新射殿中,正高居殿中龍首寶座的人,手持一盛滿美酒夜光杯的,正是玄宗李隆基,麵色陰沉的朝旁邊的一個豐諛而不擁腫,身材濃纖合度的宮裝美女揮手道:“玉環,今日朕要與力士議事,你先退下吧。”

這宮裝美女自然便是名傳天下,盛名京華的楊貴妃了。

她不解的望望高力士,燕語鶯歌柔聲宛轉道:“萬歲爺何事煩惱,妾身可否舞一曲為萬歲爺解憂?”

以往若是楊貴妃主動請舞,玄宗李隆基早已鼓掌稱妙了,無奈此時他煩躁不已,怒氣衝衝道:“退下,今天不想看舞。”

楊貴妃天生麗質,兼且聰敏慧學,氣質雅貴,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能舞,尤其善彈琵琶,最受玄宗李隆基寵愛。

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

楊貴妃受寵十餘年來,已多次侍寵生嬌,比如去年即天寶九年,楊貴妃便偷了二十郎邠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不密事發,被玄宗大怒之下以懺旨送出宮外。楊玉環在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李隆基大驚之下,才又命高力士將她召回。

自此之後,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會寢食不安,更為驕縱。

此時自然也不例外,楊貴妃並沒有聽令馬上出去,如玉麵容微現嗔嬌道:“萬歲爺!”

李隆基將手中夜光玉杯狠狠摔著地下,大怒指著宮門道:“你真以為朕不敢把你再逐出宮去不成?”

旁邊的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煩躁憂慮的原因,忙趕過來道:“萬歲爺請息怒,老奴勸勸貴妃娘娘。”

將正一臉不明所以,目瞪口呆望著李隆基的楊貴妃拉到一邊,小聲道:“貴妃娘娘,不要怪萬歲爺,萬歲爺真的有事,請貴妃娘娘先行出去,事後老奴再給娘娘詳說。”

去年才被又一次遣送出宮,好不容易接回恩愛一年,楊貴妃本是聰慧女子,心知這次實不宜太感,點頭微應,在高力士的攙扶下,擺鳳駕回宮了。

送出宮外返回的高力士,眼見玄宗仍然呆坐椅上,一臉煩躁,趨近前道:“不知皇上想找老奴,有什麼事吩咐?”

高力士已經跟在玄宗李隆基跟前已經幾十年,可是越跟得久,越知道伴君之道,雖然前麵玄宗點明的是要與他議事,但他卻自知絕不可能說借口就說要他出什麼主意商量,而隻能說是聽從吩咐。

玄宗站起身後,背後走了幾趟,良久才道:“力士,你也應該知道吧,那個李青蓮的徒弟,這屆的仙境傳人尹文峰,來到長安,今天上殿的事了吧。”

“李青蓮的徒弟?”高力士一驚道:“這麼說,這尹文峰來上朝,應該是為繼位國師而來了吧?”

唐玄宗李隆基背後歎了口氣,道:“當初借助李青蓮名山仙境的名頭,才助父皇從皇奶奶手中重得大唐天下,也是在他扶助下,朕才得登大寶。實在被逼無奈,才應承了李青蓮的一切無理要求。”

李青蓮的一切無理要求?

這恐怕是皇上你自己親口提出的,求著李青蓮答應,且還是對方看皇上的確具明君之象,方才答應相助的吧。

而且李青蓮的所謂無理要求,也隻是讓皇上仍然遵從祖製,以禮相待名山仙境之仙境傳人,蓋因大唐能開國取天下,也是借助了名山仙境鼎力支持。那則天女皇當初為何能取李唐而代之,就是因為一開始就竄綴著讓高宗不予承認那屆仙境傳人國師身份,才因此得手的嗎?

高力士跟在玄宗身邊幾十年,這些有關大唐與名山仙境之間的糾纏恩怨,一清二楚,不過隨著名山仙境上次助李唐複國成功已幾十年,名山仙境所起的功績早已淡去。

眼見玄宗這幾十年的治理,大唐已是萬國來朝,盛世開元,他的心也早就向著玄宗了,突然仙境傳人又冒出來,不止是分薄玄宗權利,更有監國之權,他立時明白了玄宗的心意。

高力士道:“皇上勤政愛民,開創出了盛世開元,實乃一代明君,這名山仙境的人,不好好在仙境裏呆著,怎麼又想著下山來監管萬歲爺。”

玄宗李隆基道:“這名山仙境的人食古不化,對太宗的當初順天應命,代天意行之承繼帝位的行為都多加指責,此次這仙境傳人,早有傳言是來對朕納玉環為妃一事而多加指責的。哼,今朝上殿來就對朕尤為不敬,實是可恨。”

高力士心中明了,卻仍裝糊塗的道:“恕老奴愚鈍,萬歲爺的意思是?”

玄宗李隆基看了眼高力士道:“力士啊,你跟朕這麼多年了,難道還看不出朕意所至,不用再跟我打馬虎眼了吧。”

高力士忙擦了擦額頭的虛汗,不敢答話。

玄宗李隆基並不管高力士的做作,接著又道:“力士,以你看,傳言說這尹文峰武功全失過,究竟是真是假,朕看來,這尹文峰好得很嘛,可恨,那有武功全失過的樣子?”

高力士略一沉吟道:“萬歲爺,依老奴所見,這傳言雖然倒不一定全是假的。俗語有雲,空穴來風,必定有因,好端端的絕不會無緣無故的傳出這尹文峰武功全失的傳聞,不然為何這尹文峰會在揚州宿命對決後,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以致於現在武林中因他武功失失的傳言而攪得大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