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世上的事隻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找方法,一切問題都能解決。真正困擾我們的不是問題,而是我們缺少了一顆善於發現方法的心。生活中麵臨著重重的困難,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逃避躲閃,而是迎上前去,想辦法把它解決,隻有擁有這份勇氣和智慧,才會順利掃清道路上的一切障礙,讓人生充滿精彩。
困難沒有什麼可怕的,鼓起勇氣勇敢去麵對,它就會被你嚇跑。否則被嚇跑的隻能是你自己。
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曾從拍賣市場買下一艘船。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13次起火,207次被風暴扭斷桅杆,然而它卻從沒有沉沒過。
勞埃德保險公司基於它不可思議的經曆及在保費方麵所帶來的可觀收益,最後決定把它從荷蘭買回來捐給國家。現在這艘船就停泊在英國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裏。
不過,使這艘船名揚天下的卻是一名來此觀光的律師。當時,他剛打輸了一場官司,委托人也於不久前自殺了。盡管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敗辯護,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殺事件,然而,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他總有一種負罪感。他不知該怎樣安慰這些在生意場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當他在薩倫船舶博物館看到這艘船時,忽然有一種想法,為什麼不讓他們來參觀參觀這艘船呢?於是,他就把這艘船的曆史照片一起掛在他的律師事務所裏,每當商界的委托人請他辯護,無論輸贏,他都建議他們去看看這艘船。它使我們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沒有不帶傷的。
雖然屢遭挫折,卻能夠堅強地百折不撓地挺住,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自古英雄多磨難。一個平凡人成為一個領域的英雄或者成為一個時代的英雄,是挫折和磨難使然,因為英雄和平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後的機遇,在絕境中創造了奇跡。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選擇了隨波逐流,在絕境中選擇了放棄。
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失敗者並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更能夠堅持,更善於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師。
對於逆境和困難,我們應該對其心存感激而不是抱怨,不經曆風雨,如何見彩虹,經曆過逆境,才會變得更加成熟,逆境的背後是機遇,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才會得到更多的收獲。
1914年12月的一天深夜,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毀於一旦,他損失了約100萬美元的製造設備和絕大部分難以用金錢來計算的試驗記錄。第二天早晨,他在埋葬著他多年勞動成果的灰燼旁散步。當別人都為他深表惋惜的時候,愛迪生卻冷靜地說:“災難有災難的價值,我們的錯誤全部燒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
愛迪生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正是因為他具有麵對挫折的勇氣。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困難、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擊。麵對這些,可以傷心,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放棄,不能喪失麵對它、戰勝它的勇氣!
困難僅僅是一段距離、一個門檻和一次洗禮,同樣也是一次轉折、一次醒悟和一次升華。在困難中你往往會突破思想的樊籬,超越世俗的局限,創造生命的奇跡。所以,困難並不可怕,克服困難是對你自己最好的證明。
在人們實現自我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阻力和麻煩。人為製造的、客觀存在的和偶然發生的,會讓你感到時不予我英雄氣短的無奈,會讓你有窮途末路求救無門的尷尬。
巴爾紮克說:“困難,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勇敢地麵對困難,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困難,這才是成功之道。做人要有麵對逆境的勇氣,更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念。堅強者的心中永遠會有這樣一個信念:隻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大的力量。
克服逆境的最好方法就是:戰勝它!戰勝它!戰勝它!
2004年5月14日,韓國憲法法院對盧武鉉總統彈劾案做出判決:駁回國會提出的總統彈劾案,盧武鉉總統立即恢複行使總統權力。第二天(5月15日)盧武鉉總統對國民發表了講話,標誌著結束了他自3月12日被暫停總統職位閉門思過的艱難的日子。
總統被停職,這在韓國曆史上是第一次,是對盧武鉉的一次重大打擊,可能是他從政以來遇到的最嚴重的挫折。但麵對這個大挫折,盧武鉉處變不驚,心情平靜,充分表現出一個傑出政治家的涵養、胸懷、意誌和風度。據媒體報道,在被停職的這段時間裏,他每天的最主要活動是讀書,他自述利用這難得的時間讀了不少書,尤其是重新讀了林肯傳,對這位偉人有了更深的理解,還與助手就國內外的形勢進行討論和分析,為東山再起做準備,此外還經常與妻子散步、爬山,既鍛煉了身體,又與家人交流感情。